返回

朱門綠腰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34章 青梅來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e綠蔭深處,應南巷裡,馬車輕搖慢晃,偶然有一絲風拂動簾幔,泄進些許浮光,映在姑娘珠圓玉潤的臉頰上,又折晃到她水蔥般嬌嫩的指尖,粉雕玉砌般的美麗。道旁行人注目一望,車轍和燈籠上都繪著一束稻穗,便知這是黎府四姑娘從外祖家回來了。隻因黎抱月的母親出身嶽氏,嶽氏祖上是關外糧商人,到她舅父這一代才考得功名,故府徽是一束稻穗。“姑娘,待會兒見著新太太,你彆急著說話,那丫頭我最清楚,從前在朝露閣伺候的,據說品行不好,哪裡配當三太太?我必定給她個下馬威,替你做足派頭,叫她乖乖在你手底下討生活,彆再生事,丟你的臉麵。”桂嬤嬤拿著泥金摺扇,一下一下地替黎抱月扇風。黎抱月倚著車壁,翦水秋瞳微微一轉:“嬤嬤糊塗,莫說她從前是個清清白白的丫鬟,就算是那勾欄裡來的,父親和祖母抬舉她一日,我們就得敬她一日,哪日她做錯了事兒,父親和祖母叫她死,也與咱們不相乾,我們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彆聽風就是雨,一味地作賤人。”桂嬤嬤一聽便急了,把個扇子搖得飛快:“姑娘,老太太叫你回來掌家,那是指望你除弊病,正家風的,你這樣軟可不成,總是要立一立的威的,否則這府上人口雜亂,仆婦刁鑽,你壓不住人呐!”立威?正家風?這個家是從根上壞了,是壞在爺們身上,與她一個小小女子何乾?黎抱月略帶嘲諷地笑了笑,把嬤嬤手裡的扇子奪了來,慢條斯理地扇著。桂嬤嬤隻當她孩子氣,努一努嘴:“姑娘,本來你外祖母就不許你回來,要你拒了這糊塗差事,她還說這是你繼母存心害你。你自家非要回來,又不肯聽我的,回頭吃了虧,攏不了賬,你可彆想我去替你討銀子平賬。”黎抱月手裡的扇子一頓,目光堅定:“我要立威,便該從事兒上立威,而不是揪著一個無依無靠的婦人下手。”說話間,已然到了黎家西府正門外。看門兩個小廝瞧見了,一個飛奔去通知黎瘸子,一個歡喜地上前請安:“姑娘可回來了,老爺日日盼著呢,這會子冇出門,就在榮春堂等著你。”“先去東府,向祖母和伯孃請安。”黎抱月目不斜視,語氣不容拒絕。待黎瘸子跛著腳顛出來,卻是空蕩蕩的,什麼都冇瞧見:“人呢?姑娘呢?”“姑娘連人帶車都往東府裡向老太太問安去了。”眼見他要打人,小廝立即又補了一句:“噢!姑娘說了,問父親安,先往榮壽堂去了,再來拜爹爹,真是隨了老爺您的孝心呐!”“那是自然,老爺我就她這一根獨苗,必定是把我的長處都傳給了她。”黎瘸子捋一捋鬚子,想了想,也叫套了馬車往東府去。小廝們個個喜氣洋洋,笑得跟過年似的,互相咬耳朵說:“姑娘回來了,又管著家,咱們能過一陣太平日子了。”“不知姑娘會如何對待這位新太太?”是啊,四姑娘會如何對待牌兒?榮壽堂那廂,王夫人等人都聚於一堂,抓心撓肝地等著看牌兒冇臉。“方纔傳話說四姑孃的馬車到了街口,上回三老爺辦喜事,她不僅冇回來,連個回話都不給,想必是不如意的。我說三太太,她到底是個孩子,若是說話不中聽,你可要多擔待啊。”牌兒喝茶的動作一頓,歪著頭,靈動的眸中含著笑:“鄧姨娘,你抬進府的時候世子妃已經五六歲了,當時她可給你臉色瞧了?”提及世子妃,眾人都嚴肅起來 ,目光齊刷刷看向鄧姨娘。鄧姨娘是外頭唱堂會的戲子,隻因那年黎母做壽,請外頭的戲班子唱了一整月。正好當時沈姨娘落胎,與二老爺黎海置氣,王夫人也有心尋個妾來分寵,黎海也有意激一激沈姨娘,就放著王夫人備好的一個良家女不要,把鄧姨娘抱上了床,當時鬨出了不小的動靜。思及往事,鄧姨娘覺得冇臉,咬著牙,笑著說:“世子妃娘娘自幼聰慧明禮,我雖是妾,也算她的庶母,她向來待我恭敬。”這話說得妥帖,黎母合上眼,不再理會。牌兒卻不是個好招惹的,又問:“你的意思是四姑娘不聰慧,不明禮?”“嗯?”黎母眼皮一挑,不悅地看向鄧姨娘。鄧姨娘被擠兌得說不出話,指著牌兒,咬牙切齒:“你!你!”“四姑娘到!”門外,小廝通報的聲音傳來,鄧姨娘由怒轉喜,目光中頗有幸災樂禍的意味兒。眾人把目光投出去,隻見簾外轉進來一個高挑端方的身影。隻見她一席紫色立領對襟紗衫,透出裡頭珠光白色的主腰,隱約可見紫玉蘭的花樣,窄裙門馬麵裙的裙襬每每行動,都帶出一抹柔霧般的藍色光暈,手裡的泥金摺扇上墜著一隻水頭極好紫玉魚兒,愈發顯得氣度非凡。幾個姑娘見了,都下了座,圍著她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四姐姐,你可回來了,我又得了些寶貝,正想拿與你瞧呢!”“四妹妹可彆聽她的,她能有什麼好東西?我得了幾匹紫色的衣裳料子,那纔是好東西呢,都留給你了。”“得了吧,四妹妹外家都是一色的哥兒,嶽府什麼好料子不是她的?”“嗬嗬嗬……”“我的兒,你自舊年初雪往那府上圍爐,這一向有十個月未曾歸來,快給我瞧瞧,若是少了一兩 肉,我找你外祖母算賬。”黎母坐直了身子,伸出雙臂迎她入懷的樣子。眾姐們聽了,推搡著她到了黎母跟前,這才散了坐回座位上。黎抱月卻有些疏離,往後退了幾步,盈盈屈膝:“祖母勿怪,隻因我娘病得厲害,我心中牽掛,這纔不能回來。”她娘嶽氏瘋了,和離後回孃家養病去了,兩家因此一直存著芥蒂。以至於黎抱月每每往嶽府常住,黎母從不過問,也不叫人去接她回來。如今提及此節,不是存心找不痛快麼?眾人都變了臉,大氣都不敢出。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