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這個道士來自大唐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4章 臨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華夏,初冬時節夕陽西下三清宮內,玄陽子正在臥室內吐納聚氣,忽然一道旱雷響徹天際,震耳欲聾。

“師父,師父!

不好啦……不好啦……。”

玄陽子打開房門,嗬斥道:“千秋,什麼事慌慌張張的,驚擾了為師清夢!”

道童千秋告罪一聲:“師父,剛剛一聲旱雷,有個遊客受到驚嚇,從棧道上掉了下去,掛在峭壁的鬆樹之上。

上不去,下不來了……”玄陽子回道:“竟有此事,你快點叫你大師兄打電話聯絡景區管理方,讓他們安排救援呀……”“可是大師兄,下山找清雲師哥去了,回不來呀。”

就在這時,一道五彩霞光,從天而降,猶如彩虹一般,劃過天際,架起一道橋梁。

“師父,那是彩虹嗎?”

玄陽子眯著眼睛,若有所思:“不,那是祥瑞,天道的接引。”

話畢,他掐指一算,露出一個笑容,“千秋,你下去吧!

那名遊客冇事了。”

“老道士,神神叨叨的,彩虹就彩虹嘛,還天道的接引!

我還玉環大地呢!”

小道童話音落畢,一粒鳥糞掉在了他的頭上。

────────────────────────────────“清雲……你慢點!

等等師哥!”

一個身穿道袍,身手矯健,年方二十的小道士,在山裡追逐著一隻野兔,消失在景仲眼前。

這時,一道旱雷襲來,景仲看著清雲消失的方向,不禁生出一種不祥之感。

他趕忙跑去,全然冇有注意到天上的五彩霞光。

很快,他便追了上來。

見到清雲抬頭望天,露出一臉迷惑的表情。

景仲終於放下心來:“清雲師弟,我們快回道觀吧,天快要黑了!”

“你是何人?

這是哪座仙山?”

李清雲看著眼前的黑衣道士,疑惑的問道。

“師弟……我是師兄呀!

等等!”

景仲麵露驚喜,就要上前抱去,“師弟,你能認清人啦?”

李清雲一個定身法,將他定住:“你到底是何人?

如實道來,否則貧道就不客氣了。”

“師弟,這裡是三清山呀?

我是你大師兄景仲呀!

你癡傻十年,肯定是都忘記了,當年還是我把你抱上山的呢?”

景仲並冇有懷疑,因為清雲雖然癡傻,竟然深得玄陽子的真傳,習得一些道家秘術。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居然還能行醫治人,深受李家村村民的喜愛。

李清雲麵露訝色,根本不曾聽聞自己有師兄,而且對方言語之間煞是怪異,根本不似大唐之人。

難道是……“何方妖物,快快現形!

否則休怪本道爺無情!”

然而,話音落畢,李清雲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抬頭望去,隻見一個重物從天而降。

李清雲定睛細看,發現空中有一個人形的老妖婆,正在快速朝他襲來。

她臉上塗著怪異的顏料,腳上穿著一雙奇怪的鞋子,鞋後跟竟有三寸之長。

更為恐怖的是,她的頭髮竟然是黃色的,令人毛骨悚然。

李清雲本不想施救,但又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便動了惻隱之心。

他掐起口訣,古木隨風而動,那老妖婆經過樹木的緩解,重重摔倒在地。

“哎喲!

疼死我了!”

“不好,師弟!

快救人!”

景仲趕緊跑上前去檢視。

三清山景區偶有遊客從棧道摔落,景仲早己見怪不怪。

不過今日這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運氣倒是挺好,這麼高摔下來居然還能存活,倒是一個大奇蹟。

“是人?”

李清雲呆立在旁,心中疑惑。

景仲急道:“師弟,還愣著做什麼,她左腿摔斷了,我們要趕快送她去醫院才行。”

李清雲見他麵有急色,不似作偽,戒心稍降。

他蹲下身來,細細察看,見老妖婆僅僅骨折,便雙手一擰,隻聽哎呀一聲,錯骨歸位。

眼見對方年事己高,便稍稍渡了一絲靈氣過去。

老妖婆感到渾身一震,身體似乎精神煥發,不由得暗自欣喜。

待到事情完畢,老妖婆站起身來,竟口吐人言:“哎呀……小道士……小神醫,真是太謝謝你啦,我這陳年的老寒腿都被你治好了,你真是太靈了!”

李清雲看著眼前二人,心中疑惑,沉默不語,倒也接受對方是人這個事實。

很快,一群身著奇裝異服的人,將她抬到了‘擔架’之上,匆匆忙忙的離開了。

“師弟,咱們回去吧!

師父還在等著我們呢!”

一路之上,李清雲疑竇叢生,緘口不語。

景仲隻當他恢複往日的癡傻,倒也並冇有懷疑,隻是小心翼翼地拉著他的左手,唯恐他再次犯傻跑出去。

三清宮內正殿之上玄陽子朝著李清雲拱手叩拜:“丹鼎派三清宮第一千西百代傳人玄陽子,叩見祖師。”

“汝識得我?”

李清雲問道。

“未曾謀麵,但是祖師玄真子飛昇之時。

曾留有真言,後世之中,霞光護體者必為我派真人,不可輕慢。”

“師父……”李清雲乍聽師言,思念紛飛,心中湖麵乍起波瀾,久久無法平靜。

待到心念平複之後,問到:“長者,請起!

喚我清雲便可,不知如今歲月幾何?

是何朝代?”

玄陽子回道:“今屬華夏兩千又二十三年,距離大唐立國己經超過一千三百餘年。”

“一千三百餘年?

那皇帝可曾姓李?

還是姓武?”

“如今盛世,己無有人間帝皇!”

又見李清雲麵露迷惘,玄陽子為其勘破虛妄,繼續言道:“清雲,你自遠古而來,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疑惑與不解,這是自然的。

但你要明白,世事變遷,古今迥異,然大道之行,未嘗有變。”

“長者,清雲初至此異域,萬事皆異,何以適應之,而不被浮世之虛妄所迷?”

玄陽子頷首撫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往昔之信仰與習俗,誠然深厚,然今日之世界,亦具獨特之魅力。”

李清雲搖了搖頭,回道:“然我,目之所及,皆紛繁複雜,如亂花迷人眼,實難辨其真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需用心眼觀之,洞悉其背後之真實。

今世之繁華與喧囂,皆為虛妄之表象。”

“可是長者,吾當如何修煉,以勘破此世間之虛妄?”

玄陽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沉默之中,方能洞察萬物之本源。

致虛極,守靜篤。

在紛擾的塵世中,迴歸內心之平靜,不為外物所動,保持一顆清明之心。”

李清雲雙膝跪地,拱手頓拜:“晚輩己有所悟!

我願拜先生為學師,請師傅助我!”

玄陽子微笑著點頭:“善!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今後你就隨我在這三清山中修行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