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鹹魚一家的穿書生活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523章 染布(求月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按照竹簡所書,這麽深的藍色,還未功成,需衝洗擰幹後,再染一遍,前為底色,後出青而藍,再加鹽固色,方得近黑之藍布,謂之藏青。

閆玉立時行動起來。

勉強能環抱的木盆,抱兩個到水缸邊上。

連同裝染布的木盆一起,三個盆一起舀水。

水一入盆,便被藍布渲染變色。

閆玉將衣袖擼上去些,撅著屁股吭哧吭哧揉洗起來,她還得控製著力道,怕給木盆摁壞了……

力氣大的好處還是體現了出來。

閆玉一雙小手蹂躪過的藍布,從一個盆轉到另一個盆,一出一進之間,褪色的非常明顯。

擰!擰!擰!

不考慮形狀是否規整,單以水分被擰幹的程度而言,閆玉這一環節處理的相當到位。

她非常注意各個步驟的觀察,時刻關注著布匹的變化。

果然!

竹簡誠不欺我。

深藍色開始褪色泛青。

閆玉精神振奮,愈發來勁。

移步到最後一個木盆邊上,吭哧吭哧揉搓起來。

兩個人比較順手的擰幹環節,照舊她自己完成。

之後重複之前的染布程式,加熱染料,用木棒反複攪動被染的布。

在這個過程中,她喊來容嬤嬤,幫她加鹽。

確保固色劑的分量分毫不差。

容嬤嬤還幫她攪了幾下,讓布完全舒展在染色鍋中,使布匹完全著色。

泛青色的布匹,沒一會又重新變色為藍,幾近於黑。

等閆玉將布撈出,再次放入冷水中衝洗,藍料再次染滿水盆,撈出來的布擰幹後呈現偏黑的藍色。

正是閆玉想要的藏青!

不知是不是錯覺,她覺得這一回的藍色比之前要鮮亮的多。

閆家的晾衣架是戚五給做的,沒別的,就是結實。

閆玉抓著布的一頭,小手一甩,近半的布便被拋到了晾杆上。

她也不用板凳,仗著晾衣架結實,在兩邊來回蹦跳著展平染好的藍布……

……

時雲宴:……

下頭的閆小二繞著那匹藍布跳來跳去,看著著實……可樂。

他怕自己笑出聲來,很努力的忍著。

側頭看向勉兒,他的幼弟站在木凳上,小腦袋剛過圍欄,小嘴張開,眼睛睜得溜圓。

顯是被下頭小二一連串的動作給鎮住了。

將一匹整布玩弄於股掌之間……

時雲勉低頭看看自己的雙手,攥了攥小拳頭,又鬆開。

看到小二開始蹦躂之後,他又費力的從木凳上爬下來。

身後的下人想要抱他下來,被時雲宴以眼神製止。

時雲勉雙腳落地後,第一件事就是跳兩下。

感覺自己跳得不行,小家夥有些想不通,為啥閆二哥哥能跳那麽高……

竹爐的掌櫃憋笑的很辛苦。

肩膀一抖一抖的,臉紅成豬肝。

多虧了世子和小公子心血來潮,不然還真看不到隔壁的閆家小兒如此招笑。

染布的工作終於完成,剩下的全都交給時間。

閆玉開始收拾,不費力的端著木盆出了院子。

竹簡上所記的染料取自四季植物,純天然無汙染,她是一點負擔都沒有,快樂的端盆刷洗。

木盆洗幹淨,閆玉開始打水。

兩隻水桶一左一右穩穩當當,半點不晃。

將水缸重新填滿。

閆玉這纔有閑心

抬頭朝隔壁的樓上望去。

一眼就看到隔壁掌櫃朝她咧著嘴笑。

「小二,幹活呐!」

閆玉翻起大大的白眼。

這不廢話麽,您老擱著看半天了吧?

實話說,她都有點習慣了。

這位隔壁掌櫃閑得發慌,沒事就上樓朝底下看她家院子。

居高臨下的,視野極好,她家這頭在院子裏幹點啥,竹爐掌櫃都看得真亮。

剛剛染布太過專注,也不知道這位又啥時候上去的。

「掌櫃伯伯,買賣不忙啊?」閆玉故意問道。

「不忙,嗬嗬,不忙。」掌櫃的有些不好意思。

換了平時,還能和小家夥說笑幾句,可今兒世子和小公子都在,這聽見像什麽話?

買賣稀,白拿工錢養著……

雖說這買賣不好也不是他的錯,這竹爐他敢說換了誰來都是賠錢的營生,可被人現場抓包,到底不美。

【鑒於大環境如此,

掌櫃的趕緊貓起來。

心裏怨自己,咋就那麽愛看,愛看……世子和小公子都閃開了,他偏還要看一眼。

就這一眼,壞事了吧。

「小二,程二哥來取紙了……」閆千初朝院裏喊了一聲。

「來啦!」閆玉應聲。

心裏吐槽道:這個程樂舟,醉翁之意不在酒,來得也太勤了。

你說說這個人,就不能換個理由,找個別的藉口?

次次都用她家的再生紙做引子。

她很不想賣的好麽。

冬季做紙本就難,眼下住在城裏,離河那麽遠,洗紙都不方便,就算在村裏也不中啊,河都上凍了,她前陣子在村裏住時往河裏掛了一包廢紙,不等河水給墨跡衝刷幹淨,就先一步被凍在冰裏……

總之,最近她家用紙都拮據了不少。

可又實在不好不賣。

這再生紙程樂舟是用廢紙換大半,小部分直接用錢買。

礙於程大人和師公的關係,又礙於她爹近期一直受程大人指點應試文章。

這送上門的買賣,她還得做下去。

「程二哥,咋這個時候來啦?書院今兒個早下堂?」閆玉看了看天色問道。

「今日先生家中有事,臨時告了假,給我們佈置的功課,我已完成,便先一步離開……」程樂舟手裏抱著兩捆整理好的廢紙,還拽著一根繩子,繩子那一頭係著一個簡易的手拉木車,車上堆著柴炭。「有幾家定了柴火和木炭,趁著天色早,我趕緊給送去,還能再裝一車往城南轉轉。」

說是木車,其實就是爬犁加了四個輪子。

不得不說,常來閆家鋪子還是有好處的。

閆玉見證了程樂舟爬犁的一步步改造。

最開始是基礎的一張木板,捆上繩子拉著走。

下雪天還好,雪化了就顛得不行。

而後是二代,借了工具自己磨了四個輪子,跟著戚五叔身邊待了好些天,才學會怎麽給輪子安上。

三代加了圍欄,免得柴炭東倒西歪。

四代進一步升級優化,多了一層可拆卸木板,標準的爬犁造型,底部做了加高傾斜,更方便在雪上滑行,兩層木板可適應地麵隨時更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