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愛人化蝶了章節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5、專家

我的唾液,嗬嗬,滿信陽城的人都說,可以粘合世界萬物

我是竹喧,現在的身份,是信陽博物館的特彆顧問,全國知名文物專家竹喧。

信陽是哪?中國大版圖上小小的一塊。不過,像這片壯美河山的每一寸熱土,美,有個性,有特點。用信陽人自己的方言土語說,鹹鹹的,有點風騷胳脂(信陽方言,身體表皮的灰垢油脂)味兒。

咱們信陽,南依大彆山,北攬淮河,是豫楚之間的一箇中等城市——哦,按現在的新標準,也是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了。大彆山自西向東,綿延千裡,西接秦嶺,東望江浙。淮河源於桐柏山,向東奔騰,蜿蜒曲折,與大彆山大致平行,卻始終與大彆山若即若離,保持百裡左右的距離。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天造地設的南北分界點。信陽,就在這段分界線的中間地段。

文化也好,氣候也好,人們的長相也好,信陽以北,就是中原,是北方,俗稱侉;信陽以南是荊楚,人稱做南方,曰蠻。南方北方各自的差彆很大,而信陽就是他們的混血兒,北方人說信陽是南方,南方人說信陽是北方。隻有我們信陽人知道,我們是我們自己,誰也不是。

但是信陽人畢竟祖上屬過楚,當年的戰國七雄之一。祖上不僅僅將一套套舉世聞名的戰國編鐘留在信陽的地下,順便也埋下了那個年代的一些盆盆罐罐,諸如盛屎盛尿的尿盆,燒香祭祖的鼎,乃至絕美的漆器、陶器、銅幣等等。老祖宗留下的遺產不能不利用。吃祖宗飯的,越來越多,一件件殘磚斷玉、爛銅破瓷,被各種各樣的人,費儘心機地挖出來。本來就殘缺不全的就不說了,那些本來還算完整、後來被不肖子孫們不小心致殘的,擁有者自然千方百計要修好。可滿城之中,誰有本事將這些東西修複得完好如初呢?

隻有我竹喧。這片土地上,到處是尋寶搜寶的人,到處是文物販子。但能修複寶貝的,隻有我竹喧。我不發財,誰還能發財?

冇人不知道,我是一個神奇的文物修複專家。這片土地上,有我的傳說。說我修覆文物的法寶,就是我神奇的唾液。少年時代,我家家傳的無價之寶白黃玉觀音,不小心摔了個支離破碎。就是我,一不小心,用自己的唾液,把這個寶貝修複得完整如新。我從此和文成廟裡全城最牛的吳大師齊名。隻不過,我的法器是唾液;吳大師的法器是易經。易經是了不起的神器,吳大師用易經能算一個人的前三世、後三生。我的唾液,嗬嗬,滿信陽城的人都說,可以粘合世界萬物。

真有這麼神奇嗎?信不信由你。要我說,與其誇耀唾液神奇,更不如歸功於舌頭。唾液來自舌頭,冇有舌,哪來的唾液?

我的舌頭,是我認識世界的工具。很多人,嬰兒時候,都會把摸到的東西放在嘴裡咂摸咂摸,用牙齒咬咬,用舌頭舔舔。成人們不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曾這樣做過,武斷地認為孩子是嘴饞,什麼都想咀嚼了吞嚥下去。其實,孩子們隻是好奇,要用動物的本能,最感性地認知眼前的世界。一旦學會了說話,孩子們就會放棄這種最低端的方式,開始用眼、用頭腦,認識萬物。

而我,卻一直保持著嬰兒時代的這個習慣。我喜歡舐舔新東西。隻要不是有毒,不臟,我最新接觸的物品,我還是儘可能地用舌頭感知一下。當然,我早已經學會了不動聲色,巧妙掩飾,儘量不讓人看出不雅。

我最愛嘗試的,當然是舌——最好是青春純潔女子的舌。植物專家說,世界上冇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我告訴你,世界上也冇有兩隻相同的舌:形狀、溫度、軟度、乾溼度、味道……每一隻舌頭,都蘊含著它的主人全部的資訊,比如性格,比如年齡,比如文化修養,比如健康狀況。舌頭們千姿百態,千嬌百媚,卻躲在嘴裡,一生很少示人,頂多是讓醫生們看看;味道美妙神奇,不可言喻,卻隻會讓自己愛的人品咂,與心儀的人親吻纏綿。一個資深嫖客曾憤憤地說:“媽的,明明是個婊子,賣肉的,卻不讓老子舌吻。真能裝!”在場的男人們紛紛批評他:“你他媽也太不講究了!你再無恥,也不能和賣肉的女人舌吻啊!多臟啊?!”

我嘗過很多舌。隻是,第一次品嚐女孩的舌吻時,我不由自己地想起自己少年時代舐舔過的玉石。那時,我驚訝地發現,女孩子鮮活靈動的舌頭,跟玉石和陶瓷的味道,彆如天壤。

那一年,麵對死亡的威脅,我第一次親吻女孩。我們手忙腳亂,冇有經驗,冇有章法。我的舌頭應和著她的舌頭,腦子裡卻想起了那尊觀音玉石。我覺得我的女孩的舌頭,肯定純美如玉。但是,我舌頭感受到的,卻一個柔軟,一個堅硬;一個溫熱,溫度不高,卻熨心燙肺,一下子就點燃了我整個身子;另一個呢,沉靜,溫度不低,清涼感卻十足,一下子就沁肺冰心,讓人心如止水——生命,比任何死寂的珍寶,都更美!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回憶生命中這第一次的吻,反覆回味那個女孩舌尖的甜美,回憶她泛著月光的星眸。

我卻冇想到,十多年後,我會這麼不經意地找回了她。而那一瞬,我的麵目,卻那麼不堪。

可是,柳玉,她能全怪我嗎?這麼多天,她早就認出我了,卻一直憋悶著,不露絲毫破綻。我在她心頭就這麼一文不值嗎?她為啥不早點解開謎底,告訴我所有的真相?

還是我重歸她視野之後,表現太輕薄花心,讓她對我徹底失望?

站在窗前,眺望不遠處的南灣湖,我心裡一片驚濤。我看不清南灣湖的波瀾,我卻清晰地感覺到自己心裡無邊無際的痛楚……

這是大彆山綿綿主脈之間,一個叫做睡仙橋的古老小鎮。像這裡的每一片土地一樣,叫做睡仙橋的小鎮,美得讓人心疼。

小鎮坐落在一帶狹長的沖積扇平原上。小鎮中心,蜿蜒一條小河,注入小鎮屁股後麵碧波萬頃的南灣湖。湖的下遊,是貫穿信陽城的溮河。溮河奔流百十裡地,彙入淮河。睡仙橋往西,一片崇山峻嶺,千年名茶信陽毛尖,就在這片山水間生長、出產。

民間千年相傳:八仙之一張果老曾在小河養鴨。河上小橋綠蔭如蓋,張果老橋上小憩,不覺酣然入夢。一覺醒來,河裡鴨子忽然變成天鵝,一隻隻引頸而鳴,振翅翱翔,翩然飛走。張果老倒騎毛驢,絕塵而去。此橋因其流芳,得名“睡仙”。至今,流水依舊,古橋猶存。

在曆史長河的無數個平和的日子裡,這個小鎮,因為靠近富裕美麗的信陽城,過得慵懶而閒散。

信陽呢?整個地區跨淮河,依大彆山。雨量充沛,河塘遍佈;植物豐富多樣,生態處處優美。山林裡瓜果豐盛,更有名滿天下的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河塘溝渠裡,到處都是鮮美的魚蝦。是個人,隻要不傻透了,隨便到山林裡,都能踅摸到山珍土味;跳到水裡,都能摸到鮮魚活蝦。一個信陽籍作家在他的散文《吃不窮的信陽》裡有專門論述,內容如下:

瞭解信陽的人都知道,信陽是吃不窮的,而且本應該越吃越富。信陽古屬申國,舊稱義陽,中國南北分界線的淮河在城北20公裡,中原與南方分界線的大彆山主脈在城南40公裡。有史以來,這裡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分,降雨充沛,農業條件極好。以2012年為例,雖然連續遭遇3年旱災,信陽仍然生產出中國百分之一的糧食,出產了河南百分之八十的水產,‚魚米之鄉‛,名至實歸。大彆山更是中國植物博物館,北方的植物能生長,南方的植物也能生長,山裡物產極其豐富。可以說,隻要天下太平,信陽人就能吃飽喝好,過個小康生活。

問題是,信陽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是中原南下的戰略要衝,更是楚國攻伐中原的橋頭堡。封建帝王搶奪天下,這裡是主戰場。日寇侵略,信陽是重災區,更是武漢會戰的主戰場。解放戰爭,劉鄧揮師南下,第一步就是搶占大彆山。

隻要有戰亂,信陽就很難逃脫蹂躪和摧殘。唐末,黃巢、王仙之對申州(信陽)瘋狂殺伐;明末,李自成再開殺戒。這兩次屠殺,幾乎都讓信陽當時的人口銳減三分之二。八年抗戰和三年內戰讓信陽人口再次銳減。其中,新縣的箭廠河鄉,現在的人口仍未恢複到大革命(大革命是指從1924年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前的水平。建城2500多年的信陽,被毀了無數次,重建了無數次。到1949年,城區仍不過10平方公裡。

生命如此輕薄,命運如此叵測,信陽人情何以堪?與其盼望基本冇什麼希望的明天,還不如過好眼前的分分秒秒。那就吃吧,喝吧,痛快一時是一時,舒服一會是一會——這,大概就是信陽人集體潛意識裡對人生最一致的感悟。這樣一片土地上的一群人,最終,人人都成了美食的追求者。

吃飽了,喝足了,乾嘛呢?肯定是思淫慾啊!正常、有節製的**,是人類的本性,不能稱之為淫慾。過度的、超出常理常規的欲求,纔是。那信陽人呢?吃飽了喝足了,就八卦啊。八卦什麼?男歡女愛、軼聞軼事、北京城的大事、省城的新聞,等等等等。當然,還有兩條:文成廟吳大師算準了誰今年流年不利、誰要官升一級;竹家那個神奇的孩子,唾液還能不能修複老文物;那孩子長大了,和女孩子親嘴兒,會不會粘住女孩子的嘴······

聽明白了吧?

這就是我少年時一舉成名的傳說。嚴格地說,是傳聞。最初講出這段故事的,估計是我家的保姆。也有可能,是我的父母。

我那時候應該把家裡幫工的傭人叫做阿姨,其實是保姆,或者鐘點工。

這些年口頭稱呼經常變,人們似乎很熱衷在這方麵翻新求奇,引領時尚。比如老早的江湖哥們,改稱同誌;舊社會的老闆,改稱總經理;賣身的女子,從妓女改為小姐;正兒八經的大家閨秀,打死也不能喊作小姐。變來變去,也有又變回來或者根本就迷蹤的。比如老闆,見了麵,都可以喊,幾乎成了對人的尊稱。如果不往下再具體介紹一下,誰能知道被喊作老闆的人,到底是生意人,官家單位負責人,還是大學的博導、碩導?但對於我,還是覺得老稱呼好,好記,好理解,也好對接曆史。

如果是保姆散佈的,那保姆肯定要添油加醋,做了進一步的加工。講述的效果,肯定比生活的真實精彩。中國的傭人們有幾千年這樣的習慣,把東家有趣的家事講出去,藉以消遣,嘩眾取寵。如果講述中摻雜著強烈的褒貶,則可以通過褒貶抑揚,顯示自己的高明高尚高潔高傲。當然,也不乏厚道誠實的傭人,以欽羨的口吻,發自內心地表達讚許和驚奇。

這傳說如果是我父母散佈的,那就含義雋永,意味深長了。他們是見證人,第一目擊者,對整個傳聞的真實性至關重要。如果這是客觀敘述,那我就真的天賦異稟,舌頭和唾液有特異功能。如果有誇張,那不是父母故意吹牛,就是在為我未來的人生鋪墊——下一盤長棋。

不管是哪種情況,我都是受益者。我學文物學,搞文物修複,靠修覆文物謀生立命,和文物結下種種緣分,可能都緣起這段往事。而往事,不僅僅可以是新的裡程的序幕,更有可能是傳說。

小說《我的愛人化蝶了》閱讀結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