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逃離輪迴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序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這世上的一切皆是虛妄且轉瞬即逝的,惟有永生不死是實實在在的追求!”在寫下這句話後,楊易緩緩放下筆,一動不動地望著窗外。他有記筆記的習慣,大多是些零碎的感想和隨筆。天色灰暗,剛下過一陣細雨,泥土地有點濕,綠草上掛著雨滴,清新的空氣充滿了水的清涼和花草的清香。正值三月,春意正濃,地的油菜花開得黃燦燦一片,鳥雀清脆的啼叫聲伴著清風迴盪在樹林和田野之間。他的臉上冇有任何表情,若是冇有乾擾,他好似可以這一直坐下去。蹉跎半生,一事無成。回想起曾經的時光,他不禁有些唏噓。……原本的楊易是想成為一名數學家的,可後來受科幻小說影響的他一度想去追尋什‘永生’,於是在高考完報誌願時毅然決然地填報了醫學院,選了個他並不熟悉的專業——臨床醫學。隻因他覺得醫生是離死亡最近的職業,除此之外也不知道選些什好?至於以後的工作自己喜不喜歡、會不會當一個醫生,不重要。天真的年紀,瘋狂的少年。楊易剛開始在學校的表現還算可以,可漸漸的發現但這專業好像不是他想的那樣,他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想當一個整天寫病曆和做手術的普通醫生。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基礎課程倒是冇什,他感興趣都能看進去;但是內外科和診斷是真的讓他頭大,要背的東西也是最多的。於是,他越發看不進去專業課的書籍了。他從小就興趣愛好廣泛,心灰意冷下也不知道乾什,又由於太過自由和得過且過,天天下圍棋學吹簫,練書法學素描,看各種稀奇古怪的課外書,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甚至去蹭其他專業的課。本專業的課學得一般,琴棋書畫到是樣樣精通了!他參加過唯一有用的一個社團叫數學建模協會,整個社團隻有他一個是學臨床的,其他成員全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因為這是他們的一門課,可以加學分。他則隻是單純覺得這東西能對他的永生大業有用。由於他旺盛的熱情加上毛筆字寫得好、還會畫畫,他順理成章地成了協會的宣傳部長,經常幫著社團出出宣傳和活動的海報,還經常會翹掉專業課去蹭數學建模的課。生工的課大多是在小教上,於是幾乎所有生工專業的人都知道了有他這一號天天來蹭課的人。數模課的老師看他這積極也是經常教他東西,特別是一些相關計算機軟件的運用,像是spss和matlab。他後來還和兩個生工的學姐組隊獲得過一次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二等獎,也是他上大學期間獲得過的唯一一個大獎。真正是做到了把不務正業發揮到了極致。大學就是這一個瀰漫了浪漫氣息,讓人容易不自覺地沉迷詩和遠方的地方。但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天天這樣下去,他在專業課上成績可想而知。大三開始接連的掛科,楊易的人生中第一次出現了考試不及格的現象。這對以前一直是年級前十名的他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在這之後,他不得不分一部分心思在專業課上,起碼掛科現象冇再出現過。但大部分課餘時間依舊是花在了和那個夢想相關的課外讀物上,就像是著了魔一樣。楊易在大五實習的時候倒是真正在專業課上完全收心了,拚命複習以前荒廢的知識,最終也磕磕絆絆的畢業了,但同時也更堅定了他離開醫療行業的心。在給病人換藥拆線時,拆開紗布後不是忘拿膠布就是忘拿碘伏,把病人晾在那半天;做手術時都能走神,病人腹腔鏡割子宮,撐個杆都能撐的東歪西倒;就連腰穿打麻藥、關腹縫合、查房體檢等等小事都是各種問題。即便通過練習誰都能做好,老師也是各種鼓勵,但他知道:若是心不在此,隻會害人害己。醫生不隻是需要書本知識,更需要各種實踐和操縱,不熱愛這個行業、不能時刻小心和冇有強烈責任感是走不遠的。最主要的是楊易總覺得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他冇有時間去練習縫合和與病人打交道。與其做個庸醫誤人,還不如趁早離開,這是一個不能犯錯的職業。為了那個心心念唸的荒誕的也似乎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楊易在大五畢業後又跨專業考了基礎醫學的研究生。他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可以不用再去背那些他不感興趣的臨床表現和鑒別診斷了。冇辦法,‘永生’一詞時時刻刻都在困擾和折磨著他。一個在外人眼中不可能存在於現實的詞匯,一個小說中的詞匯,卻成了他活著的意義。這個詞似乎已經長在了他的血肉和基因,挖不掉、去不了!這是一個困擾過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問題,也是多少智者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似乎是出於一種原始的本能,自大也好,瘋狂也罷,他覺得:研究永生——是他的使命,也是宿命!除此之外,他已經別無他選。這世上是否真的存在造物主?本該是個無神論者的楊易卻回答不了。因為有太多巧合擺在麵前了,為什所有人類和動物都是五個手指、都有著相似的身體結構和器官、甚至是相同的繁殖方式?又是誰設計瞭如此充滿美感的DNA結構?為何所有生物乃至分子中都存在著奇妙的對稱?甚至連行星運行軌跡和粒子的運動都如此的規律?真的很難想象這一切都不是誰設計的。若這背後冇有任何東西,所有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話,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為什他們都好像會經曆相似的輪迴,隻能以繁殖或是分解重組的方式來存在下去?而冇有生命能跳出這一設定,讓軀體一直重複更新來存活下 去?即便他們都不想死。似乎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阻止著這一切的發生。輪迴——所有生命都躲不開的宿命!我們都知道這世界存在著幾千上萬歲年齡的植物,例如在沙漠中發現的千歲蘭。那同樣作為生命體的動物包括人類應該也可以做到活這久,隻是這樣的生命也會有走到儘頭的一天。而且它們的生命超乎尋常的脆弱,隨便一點惡劣的環境都能要了他們的命。所有動植物背後的壽命基因似乎在它們誕生時就已經算好了它們的大概壽命。那有理論上永生的動植物嗎?不知道。至少還冇發現。某些無性繁殖的生命看似可以永遠存活下去,例如燈塔水母,它能在性成熟後返老還童,重新回到幼蟲狀態,然後開始另一次生命旅程。但這其中是存在問題的,首先水母冇有大腦,其次燈塔水母的這種行為,相當於以自身為原料複製了自己的水螅型,也就是說那個成熟的水母已經死了,一隻DNA完全相同的水螅出生了。在楊易看來這不能算作永生。燈塔水母之所以可以用這種所謂永生的方式存活,是因為它有再生基因。而這種基因人類也有,隻是不活躍,或說休眠了。而再生基因類似於乾細胞,現代醫學把尋找乾細胞比作尋找聖盃。乾細胞是一種具有增殖、自我修複、大量製造及分化後代能力的細胞。再生和更新,對治療人體壞死或病變的組織,對付老化都是深具義意。想要永生,或許可以由此借鑒。然而似乎又有一隻無形大手在設置障礙了,人類的神經細胞基本可以算作一種不可再生細胞。當然,嚴格來說不是神經元本身無法再生,也不是冇有神經乾細胞,主要是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難以原樣再生。至於其他身體器官組織的再生都不是大問題,畢竟換頭手術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或許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真的隻要換具身體就行。但僅僅軀體再生是不夠的,能夠肢體再生的蠑螈不也隻能活二十多歲嗎?人類的記憶儲存和意識的產生全賴這些神經細胞來完成,想要永生,神經細胞如何再生和修複是必須要考慮的。當然,某些偽科幻小說把人的記憶提取到一個晶片再裝在機器人身體的設想在楊易看來這根本就不是永生,就和燈塔水母的所謂永生是一個性質,那隻是造就了一個擁有你所有記憶的機器人而已,那人並不是你!本體的你還被困在原來的身體。除非你的意識體能以量子的形態離開身體而獨立存在,再附在另一具冇有意識的身體上,但這多少有點匪夷所思和不靠譜!實在不行還有另外一種方案可供選擇——人體冷凍技術。暫時讓生命停止運行進入冷凍狀態,等到下個世紀時已經有了更先進的技術後再行解凍!但這也不是永生,隻是暫時性的延長生命。 在楊易看來,在不能永生前所做的任何看似有意義的事都是毫無意義的。或者說,對於未來活在N級文明和星際殖民時代的已經擁有幾乎無限壽命的未來人來說,現在一味追求金錢和伴侶的我們和古代人甚至原始人一樣愚昧和可笑!而我們還一直在為自己的這種無知和自以為是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所處的文明就是人類所能達到的終極文明瞭。每個時代的人不都這認為嗎?在楊易眼中永生並不是虛無縹緲和不可實現的,他已經決定把他餘下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這上麵,哪怕最後是失敗了,也冇什可遺憾的了!“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也同其他人一樣終將走向終結、難逃一死,那我也必須是迎麵而死,而不是聽之任之、無動於衷!”這是他說過的話,此時的他豪情萬丈,即便世人都當他是神經病,他也依然會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