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獻上毒計,劉備懵逼了!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何出此言?”

諸葛亮皺了皺眉,打斷了羅元的話——

“公啟,平日我是如何教你的,為人應寬仁忠厚,即便是兩軍對敵,若非不得已,也不應使出天妒人怨的計策!”

“先生,非是元未將先生教誨放在心上,隻是當今天下,弱肉強食,能安身立命已是不易,更何況,主公是心懷大誌,要逐鹿天下,興複漢室的!那山賊流寇,乾的便是亡命之徒的事情,若不對其下手狠毒,落在他們手裡,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羅元一番話,反倒是令諸葛亮陷入了沉思。

“然此計確實有些毒辣,畢竟那盜賊之中,或許也有良心發現之人,”見眾人已經無話反駁,羅元索性打開了話匣子,因為係統已經又將兩條毒計浮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先生與主公獻過安天下之上中下三策,元不才,也願效仿一番,方纔便是收效較快的上策,不知主公是否願聽元獻上中下兩策?”

“公啟但說無妨。”

劉備雖然後背依舊發涼,但是想了想,畢竟也隻是幾人在這裡口嗨,說說而已,做不得數,也不會傳出去有損自己仁厚的名聲,便也點了點頭,讓羅元繼續說下去。

而諸葛亮看向羅元的眼神,更加耐人尋味了起來。

“這中策,雖不及上策收效迅速,但勝在隻誅匪首,儘可能少牽扯到其他匪眾,”羅元見劉備應允,諸葛亮也冇意見,便繼續侃侃而談起來,“古有二桃殺三士,我們也可以效仿此事,前去匪寨,假若那匪寨有三位頭領,那麼便允諾兩份厚禮,即故意少說一份,之後也不再多言,以那些流寇的貪婪,必將暗生芥蒂,不日必將引起爭端,兄弟鬩牆,屆時不必我等出手,那賊窩裡必定也會紛爭四起,土崩瓦解,自是無暇顧及我等。”

“嘶……你這小郎君,看著白白淨淨的,怎地一肚子壞水,比之那董卓老賊都不……不那啥多讓啊!”

張飛麵色一驚,滿臉訝異地感歎道。

“不遑多讓。”

關羽在一旁出言提醒,一向鎮定的麵色雖然無甚變化,但是心中也早已經是波濤洶湧。

而諸葛亮看向羅元的眼光更加複雜。

這玩弄人心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但是在茅廬之中,自己所教授的,也都隻是些治學經典,哪裡涉及過這些權鬥心思……

“哎,翼德莫要如此編排公啟,”劉備清了清嗓子,“兩相交戰,自是不擇手段,隻是那下策又是如何?”

“這下策嘛……”羅元看向高聳的崖壁,故作一番思索的樣子,“雖起效較慢,但好處是借刀殺人,我等不需手染鮮血。”

“昔陳勝吳廣起兵便是稱天地異象,高祖更是斬蛇起兵,可見若是某人有異象發生,便是天命所托之相,高祖雄才偉略,方能搏出一番事業,大漢龍興,可若是這無甚能力的匪首生出異象,在如今這亂世之中,必然是人人得而誅之。”

“公啟的意思是……”

羅元這一番話,更加令劉備心驚膽戰。

“主公想必已經猜到了,我等便可以捏造事實,謠傳這山寨之中生出異象,那群雄諸侯自會盯上這偏遠之地,那曹操、劉表,乃至是江東孫氏,恐怕都將試圖插手此處,皆是,那山賊又該如何自處?恐怕在諸侯虎視眈眈之下,或是逃亡,或是死於非命吧。

我們就散播謠言,此處山中生出蛟龍,那山賊頭目見之,拔刀將其梟首,飲龍血,啖龍肉……”

此言一出,眾人儘皆鬚髮倒豎,雙眼圓睜看著侃侃而談的羅元。

好傢夥,這計策,先不說有多麼大逆不道……

損可是真的損啊!

這訊息真的散播出去,恐怕這原本鳥不拉屎的深山裡,可就真的熱鬨了!

而就在眾人震驚的時候,一陣陣係統的提示音又開始在羅元的腦海之中響起。

叮!恭喜宿主屢屢獻上毒計,震驚劉備諸葛亮!

特此獎勵,百毒心法修為提升!

請宿主繼續努力,早日突破瓶頸,解鎖更多獎勵!

雖然暫時還冇有解鎖新的獎勵,但是羅元還是十分滿意的。

畢竟動動嘴皮子就能積攢修為,這解鎖更多難以想象的能力,也並不遙遠了!

“這……臥龍先生果然厲害,隱居草廬之中,便能教出如此心思敏捷的弟子……”

劉備愣了許久,才堪堪,開口。

“這……不是我教的。”

諸葛亮歎了口氣,實話實說。

雖然山崩亦不變色,但諸葛亮還是幾乎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波瀾。

這羅元的成長,他是一直盯著的,難道說真的有人天生便是一副壞心眼,長了這麼多毒計在腦子裡?

但是這羅元平時也一直都是彬彬有禮的寬厚樣子,在草廬裡的時候連雞都不敢殺……

難道說,他一直在藏拙?

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此時的眾人,皆是已經開始暗自慶幸,幸虧這山裡不是真的有山賊了。

倒不是害怕山賊劫道,而是心憂山賊的身家性命。

平複心情後,一行五人還是繼續趕路。

隻是心境已是各有不同。

關張二人倒是簡單,在他們心中,劉備好,便是真的好,不管用什麼方法,隻要他們家大哥能乾出一番事業,用的是什麼手段,他們自是不在乎。

雖然對那屈尊請來的諸葛亮還是頗有意見,但是這敢想敢說的小書童,雖然壞點子多了些,倒是還挺對他們的胃口。

尤其是張飛,前些年劉備屢屢過於寬仁,實在是令張飛心中十分的窩火。

如今這小子,興許還真能讓他家大哥少顧及些有的冇的的名節,莫要委屈了自己。

而劉備與諸葛亮,心中的波瀾,自然是難以平複了。

此時的劉備已經有預感,這個年方十六的羅元,在今後,恐怕將繼續語出驚人。

雖然計策未免有些太毒辣,但是隻要自己加以取捨,也將是一大助力。

而躬耕茅廬,儘知天下事的諸葛亮,卻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安坐便已引動群雄亂舞的毒士——賈文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