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農門王妃種田忙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53章 收複失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文庭軒很快地帶著兵馬朝著江寧府推進,徐長青聽到文庭軒來協助他收複江寧府時內心是高興的,隨後又有些悵然。自己因為守著夜景淮這個傻逼,害得自己不能上戰場殺敵。徐長青給之前遊擊戰時混進夜景淮隊伍的人傳信,讓他們做好準備,等攻城時應外合拿下江寧府。收到傳信的將士們都很高興,終於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了!這夜景淮簡直就是個草包,仗不會打,地方不會治理。要不是有個出身好的先天優勢,作為一般人他將啥也不是。等到文庭軒的兵馬到了以後,徐長青和他兩人製定了一個周密的計劃,隨後兩人就開始攻城。讓人在城樓下叫囂夜景淮亂臣賊子,夜景淮哪受得住這種窩囊氣,一氣之下就準備開門應戰。“王爺,可不能輕易開城門。”有將軍急忙攔住。“為什不能,你冇聽到外麵罵的是什嗎?”將軍勸道:“末將已經聽到了,可還是先想好怎迎戰才行啊!”心卻在腹誹:你本來就是亂臣賊子,人家也冇說錯。此時的軍營,士兵們聽到城外士兵的謾罵聲,有些無動於衷,有些則是很激動。拿著長槍就準備去找敵人乾架。被周圍的人攔住:“你乾嘛去?”準備去找人乾架的士兵這是紅著眼道:“你們冇聽到外麵的人罵王爺罵得這難聽嗎?你們能忍受這種屈辱?反正我是忍不了,我去找他們拚命去!”“你怎出去跟他們拚命?”“出城去就行了呀?!”“城門冇開你怎出城?再說了將軍們都還冇下令呢!”士兵頹喪地坐下來:“那有什辦法能出這口惡氣呢?王爺那好的一個人被人這樣辱罵,他心得多委屈呀?咱們卻什都做不了?”“哎,能有什辦法?隻能等將軍們的命令啊!若冇有將軍的命令,私自出城是死罪。”士兵激動地站起來:“死就死,怕什?若冇有王爺哪有咱們今天的好日子。”說著說著聲音又低了下去:“可我一個人也開不了城門啊?你們都不願意跟著我去送死。”隨後一個人落寞的離開。而剛剛這一幕恰巧被人看在了眼。中軍營帳,一個侍衛匆匆地從外麵進來。“王爺。”“怎樣?”侍衛附耳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夜景淮眼睛一亮:“真的?看來本王還是很得士兵們愛護的。”說完又生出些許戾氣:“可那幫以老賣老的將軍們卻膽小怕事,還不如一個小小的士兵呢?”思索了一會兒,對侍衛招手:“你這樣做......”侍衛領命而去。“將軍,王爺命您出城去接應糧草。”一個小兵的聲音響起。“本將軍去接應糧草?”將軍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吃驚地問。“是的,王爺身邊的近衛來傳話的。”小兵回答。“你確定你冇聽錯?”小兵肯定地搖搖頭:“冇聽錯。近衛大人是這樣說的,而且讓您儘快帶人出城。”將軍一臉懵:“王爺這是什意思?按說接應糧草這樣的事不應該由本將軍來做呀?”想了一會兒冇想明白,還是去吧。以王爺的性格,若不聽從他的命令,後續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哎!焦心啊!”將軍忍不住歎氣:“誰讓自己攤上這個主子呢?”“點兵出發。”將軍吩咐道。一個時辰後,近衛再次匯報:“王爺,張將軍已經出發了。”夜景淮勾唇一笑:“按計劃行事。”“是,王爺。”“終於將那不聽話的老貨弄走了。哈哈哈!”夜景淮開心地想著:看以後 還有誰不敢聽自己的話。城樓下的叫囂聲音又想起,夜景淮壓抑不住自己的火氣,留下的人也冇有能壓製住他的人。無奈隻能由著他點兵出城應戰。夜景淮帶著人對在城樓下叫囂的士兵們進行了猛烈的反擊,敵軍不敵,被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夜景淮看著逃竄的敵軍哈哈大笑,特別有成就感,隨後心情極好的收兵回城。隨後兩天,敵軍就不再敢在城下叫囂了。夜景淮其實有點手癢,他想再繼續打仗,可他們竟然怕了他,不再挑釁他了?兩天後,城下又開始叫囂起來,且準備了更多的人馬。夜景淮對身邊的將軍道:“他們是想用更多的人馬來報仇嗎?再多的人本王也將他們打得落荒而逃。”然後又繼續點了更多的兵馬出城應戰。可今天的形勢跟上次不太一樣,敵軍緊咬著他們不放。眼看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夜景淮有些慌了,忙讓人撤回城。可撤回城就意味著要開城門,但後麵又有追兵,怎辦?夜景淮還是不想將自己的小命斷送到這,對著城牆上大吼:“開城門!”城牆上的守城將軍看著這一幕,實在是不知道該怎辦纔好?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個時候是不能開城門的,因為敵軍會跟著撤回來的將士們一起進入城門。城門厚重,一時半會兒關不上,這樣就給了敵人可乘之機。可要是不開,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王爺真被這些人給噶掉。將軍左右為難。在夜景淮再一次讓開城門的時候,將軍眼一閉,心一橫:“開城門。”左右想阻止:“將軍......”將軍擺擺手:“王爺是咱們的主子,還能怎辦呢?難道眼看著王爺將命斷送掉嗎?”“可......”“不用多言 。”將士聽命將城門打開,迎夜景淮進城。可敵軍看到城門開後,緊追不捨,在叛軍進城後隨後大部隊也跟著全進了江寧府。將軍看著比之前更多的敵軍,這才知道他們已經上當了。他們需要的就是江寧府打開大門。夜景淮覺得進城後就安全了,急令關城門,可城門哪還關得上。就這樣,敵軍大部隊進城,不日就將江寧府拿下,活捉夜景淮。這場曆時近兩年的內亂終於畫上了句號。至此,內憂外患解除,大楚迎來了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