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曆史視頻:老祖宗邊吐槽邊吃瓜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37章 【#《西遊記》#大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河馬,這是河裡能夠騎的馬嗎?不過它長得和馬一點兒也不像。”

“還不能長時間在岸上啊,那它長這麼大塊頭有什麼用?連犁地都不行。”一個村民嫌棄道。

“對啊,對啊,白瞎這麼大塊頭了,他白天不能出來,我晚上又要睡覺,我總不能半夜拉著它去犁地吧。”

“這麼大塊頭,肉應該很多吧,也不知道這個河馬的肉好不好吃?”這是吃貨一派的。

“這說起來是啊!這個河馬看起來他似乎比豬還肥嘞。”

“紅燒起來,應該很好吃吧?”

“……”

這時候百姓對於動物關心隻有兩件事,一,能不能犁地,第二,能不能吃?

可以說是相當的樸實無華了。

……

【#寧可坐牢也不開店的小偷#】

【果然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F羅裡達。】

【起因是四川一小偷在街上閒逛時,看到彆人家院子曬了一些香腸,就直接偷回家打算吃了。

小偷回家之後,小偷迫不及待的煎了,結果發現這個香腸一點也不好吃。

氣極了的小偷直接將香腸扔進垃圾桶,並且連夜寫了一張川味臘腸配料表,貼在了失主家門口。】

【冇想到失主也是個性情中人,在看到自家的臘腸丟失後,又看到了這個配料表,愣了一下後,就打算試試,讓小偷看看誰的臘腸好吃。

但冇想到失主根據配料表做出來的臘腸意外的好吃。

不過,臘腸雖然好吃,但失主最後還是選擇了報警。】

【在警察把小偷抓捕歸案後,轉折來了。

失主表示自己報警的目的隻是因為找不到小偷,想讓警察幫忙找到他。

實際上他的目的隻是想找小偷合作,想要和小偷合夥開一家香腸店,並表示願意自己出錢租店麵,小偷出技術,兩人合作共贏。】

【而小偷聽到失主這個話後,懵了一下,然後激動的道:自己寧可坐牢都不跟他合夥開店。

並且小偷還當著警察的麵表示整棟樓的臘腸他都吃過,隻有失主家的臘腸最難吃。】

評論區

[警察叔叔:???這話就直接招供了,就這麼一點兒也不拿我當外人嗎?]

[誰懂我的笑點:“整棟樓都偷了,就他家的最難吃。”]

[失主直接惱羞成怒,破防:我也不是很想和你開店,還有你真的很裝,進去蹲著吧。]

[現在我真的很好奇:那臘腸到底有多難吃,才能讓小偷說出這番話?]

[建議失主自己開一家臘腸店,就按照原本的手藝做臘腸,然後打出招牌“小偷吃了寧可坐牢,都不願意和他開店”的招牌,肯定會有忍不住好奇心的人去嘗試。]

[讓你這麼一說,商機,這不就來了嗎?]

[不是,他都這麼有技術了,為什麼還要偷整棟樓的香腸?]

[可能美食家都比較懶吧。]

[失主:偷我的臘腸也就算了,你還人身攻擊,人身攻擊,進去蹲著吧。]

[不是,這視頻質量不行啊,配方呢?怎麼冇有小偷手寫的臘腸配方?]

[……]

“就算再難吃,那也是肉啊,怎麼能扔了呢?”

“後世的小偷肯定吃的特彆好,不然怎麼捨得把好好的臘腸扔了?”

“寧可坐牢,都不合夥開店,這小偷怎麼這麼傻啊?進了牢房不死也要脫層皮啊。”

“這小偷還是太年輕了。”

“這小偷肯定吃的好,之前光幕上的那個乞丐都穿的那麼好。”

“看著光幕上的這些視頻,我都想上後世生活了。”

“……”

百姓們忍不住感歎道。

……

【#《西遊記》#大唐#】

【有人提問:為什麼《西遊記》裡隻要唐僧說:他是大唐來的,那些人就對他很有禮貌?】

【下麵網友熱評: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寫著:要麼讓他過去,要麼我過去。】

看到這個視頻,李世民陷入了沉思:這個大唐說的應該是他們這個時代,但……唐僧是誰?

吳承恩:我寫的《西遊記》,後世人竟然也知道嗎?[驚喜.jpg]

評論區

[連Y國人的紀錄片都說大唐是一個強大到,不可能被任何國家戰勝的存在,你就想當時的大唐該有多厲害。]

[在唐朝,哪怕是乞丐也不接受外國人的施捨,因為外國人冇有資格給他施捨。]

[大唐時期,當時百姓的驕傲是發自骨子裡的,是與生俱來的。]

[我記得唐朝因為滅國太狠,唐朝還立了一個法律條文:不允許隨意滅國。]

[“不允許隨意滅國”666]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但回國之後好像很平淡。]

[就這點成績,在李靖,李世民麵前都不好意思抬頭。]

[唐朝當然強大了,畢竟淩煙閣裡住的可都不是什麼信男善女。]

[能住進淩煙閣的,那都是狠人啊。]

[唐朝大概是曆史上持續盛世的時間是曆史上最久的了,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中前期其他皇帝是王朝興盛了百餘年。安史之亂後,唐朝還存續了150多年。]

[要是冇有安史之亂,大唐估計還能更強大。]

[冇有安史之亂,也會有彆的亂的,畢竟積弊已經埋下,就算冇有李隆基也會炸。]

[換成彆的皇帝至少不會亂八年,八年啊!大唐的底都要打光了。]

[叛亂的爆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土地兼併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要是李隆基死在天寶元年,他的功績足以和唐太宗李世民一較高下。]

[但凡李隆基早死,現在網絡上爭論的千古一帝,唐朝得占倆。]

[第一萬次感歎,李隆基怎麼不早點兒死?]

[……]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