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曆史視頻:老祖宗邊吐槽邊吃瓜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3章 【#各省糧食排行榜#】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一個視頻直接搞破防所有打算把陵墓蓋在清東陵的清朝皇帝。

尤其是康熙,乾隆,一個至今還在汙水裡泡著,一個被碾碎的頭骨,屍骨還和其他皇後,皇貴妃們混合著。

整個一個大崩潰。

秦始皇:“皇帝屍骨的下場這麼淒慘。”

劉恒:“這些屍骨下場淒慘都是因為盜墓賊為了陪葬的財寶而造成的慘案,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你簡葬,墓裡冇有任何財寶呢。”

財寶多多,還恨不得告訴天下人自己的墓裡財寶的劉徹:“朕的茂陵!”[完犢子啦.jpg]\(`Δ’)/

……

【#計劃生育的口號#】

“計劃生育,那是什麼?”皇城裡的一戶人家疑惑的問。

“應該是鼓勵多生吧,之前咱們陛下還不是說多生之後給獎勵呢。”戶主媳婦一邊給孩子拍打著身上的土,一邊答道。

李世民:“計劃生育,是鼓勵人口,讓民間百姓多生孩子,恢複人口國力嗎?”因為隋末的原因,現在大唐也是鼓勵民間多多生子,恢複國力,讓百姓們都投入到生產當中去。

二鳳陛下正思考著這些,結果就看到了……

【現在看當年計劃生育的口號,基本都被實現了啊!】

【“娃多不光自己難,還給國家添負擔。”】

李世民:……

等等,這個……好像和他想的不一樣啊!(oo)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嚴格控製人口。”】

李世民有點難以置信的開口:“這是……鼓勵少生孩子嗎?”

【“少生孩子,多種樹,來年就是萬元戶。”】

秦始皇看著這個視頻猜測:“國家鼓勵少生孩子,難不成後世國家已經人多到,不得不讓國家出手乾預少生孩子的地步了。”

【“孩子少,好培養,重素質,成棟梁。”

“孩子多,累父母,一輩子,總吃苦。”】

【“晚結婚,晚生育,享幸福,甜如蜜。”

“早結婚,早生育,拖累大,多怨氣。”】

“晚結婚多晚纔算晚啊?”在河邊一起洗衣服的大娘,其中一個看著光幕上的口號疑惑的問。

“十八應該就差不多了,再大就是老姑娘了。”

評論區

[這些話父輩們一個冇聽進去,我們這輩人全都聽到耳朵裡了。]

[果然教育具有滯後性。]

[效果剛剛好,當時被這些標語教育的小朋友,現在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正是檢驗教育成果的時候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些標語就是講給我聽的,每天上下學路過那些標語,我都要讀一遍。]

[教育在此刻完成了閉環。]

[我可以不生,但彆人必鬚生,因為我是師範生。]

[那要是這麼說,那我是產科醫生。]

[如果我冇記錯的話,十年前政治書上寫的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該說不說,獨生子女的確是有好處的,至少全都用來培養一個孩子,資源集中到一個人身上,更容易在大城市站穩腳跟,要是多胎就要公平了。]

[各有各的優劣吧。]

[國家鼓勵生二胎,三胎,鼓勵的是那些有家庭條件的生,自己都養活不起的,彆亂生。]

[說起來我們家還有獨生子女光榮證,還領過錢的。]

[這個還能領錢嗎?]

[……]

“在後世隻生一個孩子還給錢嗎?”在城裡賣柴的樵夫,看著光幕不可置信的道。

“除非給的夠我養老的,不然我可不生一個一個孩子,說不準啥時候就夭折了。”旁邊賣燒餅的人搭茬道。

“一個孩子太不容易冇了。”

(古代養一個孩子,真的很容易夭折,甚至很多人家生了七八個孩子,能活六七個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成活率了,因為幼兒脆弱,再加上冬天天寒,普通百姓家裡禦寒的衣物都冇有多少,所以在古代很多家庭都有夭折的幼兒。)

正因為如此,這個視頻讓不少百姓都難以接受。

古代講究多子多福,除非是不能生了,或者是真的養不起了,不然有了孩子基本都是生下來。(這也和古代勞動人民的生存環境有關係,孩子多了宗族就大,宗族大了,其他宗族纔不敢欺負你。)

“怎麼能就生一個?”

“李家的娃娃冬天生了,生下來冇一個月就斷氣兒了。”

“要我說孩子還得生在春天,等到下次冬天的時候,都**十個月了,就冇那麼容易凍死了。”

在百姓們討論著孩子該生在什麼季節的時候,視頻滑到下一個……

【#各省糧食排行榜#】

【top10:湖南,3074.4萬噸。

top9:四川,3582.1萬噸。

top8:江蘇,3746.119萬噸。

top7:河北,3746.119萬噸。

top6:內蒙古,3746.119萬噸。

top5:吉林,4039.2萬噸。

top4:安徽,4087.6萬噸。

top3:山東,5500.7萬噸。

top2:河南,6544.2萬噸。

top1:黑龍江,7867.7萬噸。】

“黑龍江?這個地方我知道,但那苦寒無比,一年隻能收一次糧食,怎麼會有這麼高的糧食產量,既然在後世能排到第一。”

一個跟隨商隊的鏢師看到這個糧食產量,直接懵了。

那地方那麼冷,糧食產量怎麼可能這麼高?

(古時候東北的確不是糧食產量大省,主要原因除了天氣外,還就是清王朝為了一些特殊原因,不想讓東北的滿人和外麵接觸,就不允許東北和其他地方的漢人接觸交易,做商貿,於是就導致東北特彆落後,很多因為冇有辦法和中原交易物品,而凍死餓死的人大有人在。(而且這個數量並不在少數。)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清王朝落敗後,清朝皇室也不敢逃回東北的緣故,那邊的人對他們的恨意一點兒也不比當時的漢人少。

後來二戰開啟,不少百姓開始逃亡,一部分人也逃到了東北,再加上後來的一係列的事情,比如說建立根據地、工業革命之類的,東北慢慢的發展了起來,才變得和古代一點也不一樣。

其實這個從其他地方也能看出來,比如說清朝電視劇裡有流放寧古塔,如果在古代真是好地方,那肯定不會讓犯人流放到那裡去,隻有不好的地方纔會讓犯人流放過去,去開發那個地方。)

“河南的糧食產量高我知道,那個地方的糧食都一年兩熟呢。”

(在古代像河南,山西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河南是因為這裡地處平原,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都想搶這塊地種糧食,山西是因為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所以這兩個省在古代隻要一亂起來,這地方就要打仗,隻要有逐鹿中原,做天下之主的軍閥,都想搶這裡。

隻要亂世,這倆省就是難兄難弟。)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