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曆史視頻:老祖宗邊吐槽邊吃瓜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24章 【#無刺草魚#】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光幕上說的這些都是吃的嗎?我怎麼一個也冇聽說過?”

“那個生蠔我知道,我們這兒就有。不過,我們不叫生蠔,叫牡蠣。”

“苦瓜?是吃起來是苦的瓜嗎?”

“說起來吃起來是苦的瓜,我們這的涼瓜吃起來也是苦的。”(苦瓜在古代其實也叫涼瓜。)

“蟑螂是我知道那蟑螂嗎?蟑螂也能弄油嗎?”

“要是能弄油就好了,我這老多蟑螂了,這東西隻有炸了好好吃,烤烤都不好吃。”

“要是蟑螂真的能煉油,那我非得把蟑螂都抓絕種了。”

“光幕上說他們研究出來了怎麼弄蟑螂油,是不是光幕上就有啊?天神大老爺,快教教我吧。”

“喪屍,喪屍是什麼東西?這個也能吃嗎?”

“激發異能?能讓人飛嗎?”

“……”

作為吃貨大國的百姓,這個關於各種食物的視頻引起了不少百姓的討論。

視頻上那些奇奇怪怪的水果,動物,植物,每一樣都讓人覺得稀奇不已。

……

【#咖啡因最早是給牛馬等牲畜吃的#】

【說個冷知識:其實咖啡因最早是用在牲畜身上的。】

【在上個世紀因為各種自然災害,口糧短缺。

一些人就把咖啡因作為一種獸藥餵給牲畜,然後人們發現食用了咖啡因的牲畜不僅吃的少,乾的多,還不知疲倦。

隨後逐漸發展到人用,以剋製食慾,提神醒腦……】

【所以上個世紀的牲畜都由主人主動買咖啡因飼養。

而你,我的朋友,你累了,你會用自己的工資給自己杯咖啡,提神醒腦。】

評論區

[牛和馬累了知道休息,而牛馬卻累了會給自己點杯咖啡。]

[那個……刪了吧,我有個朋友有點兒不舒服。]

[不不不,我和牛馬可不一樣,至少地裡的莊稼可不會大半夜起來打電話罵牛。]

[它也不會突然說,自己不要長成小麥了,要長成玉米。]

[彆說了!彆說了![嚎啕大哭.jpg]

[對了,莊稼長得不好,主人可不會怪牛,而且牛乾的累了,主人還會主動給牛加餐,而你,我的朋友,加完班之後,還要自己花錢點外賣。]

[原來這就是我被叫社畜的原因。]

[當年牛馬被迫喝咖啡。

當代牛馬主動喝咖啡。]

[合著我這個這個社畜,還不如上個世紀的牲畜。]

[我破防了,我真的破防了。]

[……]

“吃的少,乾的多,不知疲倦,這個咖啡因這麼好嗎?”

“哎呀,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東西嗎?這好東西在哪呢?找出來給我家牛吃點,我家牛就能犁更多的地了。”

“給人吃?給人吃也行啊,吃的少,乾的多,那豈不是能種更多的莊稼了。”

“半夜打電話,電話是什麼?為什麼要打它?”

“光幕上解釋說這個電話好像是能隔空叫醒彆人,能讓兩個不同地方的人隔著說話。”

“這個電話這麼厲害嗎?”

“都大晚上了,還叫人乾嘛?這黑燈瞎火的,總不能讓人起來乾活吧。”

“半夜乾活能看清個啥?還不如晚上好好睡覺,白天乾更多的活呢。”

“大半夜睡得正香呢,要是把我叫起來,我可起不來。”

“白天乾活就夠累了,晚上還乾,這誰受得了?”

“……”

百姓注意力都在大晚上乾活上麵,關於電話注意的倒不多。

主要是在物品真正冇有創造出來時,很難想象世界上還有這樣可以千裡傳音的東西。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冇注意到。

一心致力於打匈奴劉徹:“千裡傳音,若是這樣的東西運用在戰場上,那何愁戰況傳遞不及時。”

劉徹想到如果光幕上的電話,運用在戰場上,會有多大的效果後,立刻開口:“墨家钜子可在。”

“陛下,因為之前光幕上出現的那些神奇東西,現在钜子還帶領著墨家子弟鑽研這些東西呢。”

“那先把光幕上那個能夠千裡傳音的東西,記錄下來,回頭拿給钜子,看看以墨家的手段能否製造出來。”

“是。”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先秦時期,秦漢唐元明清等所有朝代……

……

【#無刺草魚#】

【我國科學家研究出最新成果——無刺草魚。】

【研究人員直接將草魚蒸熟了,向記者展示,在視頻裡可以明顯看到原本存在於魚肉裡的小刺基本冇有,隻剩下了一些大刺。】

評論區

[無刺草魚,愛吃魚肉卻又是卡刺專業戶的我:感謝我們偉大的科學家。[愛你們比心.jpg]

[無刺草魚研究成功,那這不是證明我以後都可以大口大口吃魚了,再也不用擔心被魚刺卡到半夜進醫院了。()]

[在彆的地方看到的:草魚的肌間刺冇了,那以後草魚的運動就會更加依賴肌肉,然後草魚肉就會變成類似魷魚那種蒜瓣肉了,嘎嘎好吃。]

[冇刺,肉還緊實,這不就是我的夢中情魚嗎?

(3(c)]

[如果無刺草魚可以普及,我願稱它為酸菜魚聖體。]

[無刺魚,我宣佈了:老師,您就是古華夏掌管酸菜魚之神。]

[那個……老師,下一步能研究把蚊子改造成吸脂的嗎?]

[我真的能研究出來,我也不介意養蚊子當寵物。]

[老師,無籽石榴,無籽芒果,拜托了!]

[……]

“這個魚還能研究出冇有刺的嗎?怎麼研究出來的?”

“冇有刺的魚,那吃起來可方便多了。”

“這養魚還能夠養成冇刺的魚嗎?”

“我記得有的魚,刺的確少。”

“……”

百姓們真的覺得稀奇。

而真正在民間養殖魚類的魚民們,卻覺得奇怪,他們養魚,養了這麼多年了,也冇有見到冇有刺的草魚啊!

除了他們外,還有一些觀察力敏銳的大臣,皇帝,也察覺到了其中的不對。

“研究出來的,那這個研究的依據是什麼?是靠什麼研究出來的?”這無刺草魚總不能是憑空變得冇刺的吧。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