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國民法醫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九百五十五章 曙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接下來幾天,都在枯燥的查案中度過。

各隊按照既定的目標進行調查,柳景輝重做了幾名重要人員的時間圖,江遠開始收到越來越多的微量物證的報告書,並看的很帶勁。

用微量物證查案是很奢侈的事,一般的刑警隊都是針對重大案件,纔在關鍵物證上用一下。不是500塊付不起,而是DNA更有價效比。

不像是DNA,微量物證的結論就算是出來了,也隻能說是此處此時存在此種物質,它距離破案還有相當的步驟的。

相比之下,如果在犯罪現場找到某人的DNA,那非得有個說法不可。

“怎麼樣?”柳景輝寫寫畫畫的累了,就坐到江遠跟前,順手擼一盒他放在桌上的中華。

江遠見狀一笑,轉身取出一隻雪茄保濕盒,開啟來,分給柳景輝一支,自己拿了一支,邊剪邊道:“微量物證的結果出了不少,但具體來說,可能還需要分析分析。”

“雪茄啊…這得抽一個小時吧。”柳景輝沒有順著剛才的話題說,也是低頭剪雪茄,邊剪邊思考著。

“差不多吧。正好休息休息,換換腦子。”江遠道。

“我也不會抽,浪費了。”

“我也一樣。老爹買的,我拿著玩的,沒什麼浪費的,古巴的農產品而已,最早還是老爹買牛的時候,賣種牛的商人給送的。”江遠說著閑話,點燃了雪茄。

雪茄的煙氣十倍於香煙,而且是持續不斷的抽吸,在室內抽的時候,即使換氣扇拚命的轉,也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讓一間會議室變得霧氣籠罩,仙氣飄飄。

江遠和柳景輝抽了一會兒,就達到了20名刑警一起開會的效果。當此時,會議室裡的兩人互看一眼,突然就有了討論的**。

一般來說,開會開到這個時候,就像是喝酒喝到微醺了,可以開始聊點事了,否則,再熬下去,對大家的身體都不好。

“要不要我幫你分析分析?”柳景輝抽了一口雪茄,讓煙氣在口腔裡打了兩個圈,再吐了出來。什麼不會抽雪茄,自然也是他隨便說說而已,省廳專家要是連雪茄都不會抽,怎麼幫助煙草部門打擊犯罪。

“一起看看。”江遠將麵前成箱的報告往前一推。

一次微量分析的報告就是薄薄兩片紙,但幾百個分析報告摞起來,就非常多了,有點像是渣學生們匯聚起來的作業,你明知道裡麵大部分都是沒用的,但還得強忍著閱讀,花費時間從一堆無用的內容中,尋找可能有用的東西。

“你在窗戶和門鎖上,取了好多個點?”柳景輝不懂得科學意義上的“閱讀”分析報告,但他有自己的閱讀方式,也就是閱讀江遠。

江遠喝了口茶,“恩”的一聲,道:“室內的環境比較復雜,而且都是遺留的證物了,以衣服,床單、器物這些東西為主,取到的樣本的話,我也沒看出東西來。窗戶和門鎖的話…兇手總要有一個進入途徑吧。”

“如果是嫌疑人開門入內,或者被騙開門呢?”柳景輝提醒了一句。

“被騙開門,不會把兒子藏起來的。”江遠自然也是想過的。

“這個推理很有道理。”柳景輝樂了,緊接著嚴肅了一點,道:“不過,要是女兒開的門,繼而在門口跟進門的人發生了沖突,母親將兒子藏起來,再出去幫女兒,然後雙雙被逼入臥室被害,這樣的假設,是不是更能解釋為什麼藏了兒子,沒藏女兒?”

會議室裡的煙霧變得更多了。

柳景輝早就有這樣的猜想,因此才讓重新調查女兒的關係網,隻是沒有結論,才沒有將這個偵查方向再揪出來。此時江遠提出,柳景輝自然要將這個可能性補充上來。

江遠聽的緩緩點頭,猜想麼,隻要有可能性就可以了。

“當然。為什麼將兒子藏了起來,沒有將女兒藏起來的理由還有很多。”柳景輝接著補充一句:“也有可能是女兒太大了。臥室內容易藏人的地方就兩處,衣櫃和床底。8歲的小男孩藏在衣櫃裡麵,將衣服堆起來是可以藏起來的,女兒的身高和體型,就算要藏,基本也隻能藏在床下了,而床下是沒什麼遮擋的,這樣一來,有可能女兒藏起來了,但被發現,揪了出來。”

柳景輝的這個推理就很清晰很有方向感了,江遠不禁點頭,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的。

“我說起這些就比較興奮。”柳景輝這時候意識到話題被帶偏了,哈哈一笑,轉頭道:“你剛才說到入室的途徑問題,立刻讓我想到了密室殺人的環節,唔,你從門鎖和窗戶上發現了什麼?”

“鎳,銅,鉻,碳、鐵…”江遠將門鎖上取到的幾個點的微量物證的結論展示給柳景輝。

“說明什麼?”

“怎麼講呢。”江遠踟躇片刻,道:“從微量物證的角度來看,這個結論,其實是無法提供決定性的結果的。但從偵查分析的角度來說…雖然這些金屬元素的出現很正常,不過,第一次取到的元素就很多…”

江遠乾脆扯過白板,在上麵畫了一個鎖孔的樣子,再點了幾個點,道:“我們把鎖子拆了,因為在我看來,鎖孔內的劃痕還是太多了,超過了正常的鎖具的水平,當然,這個判斷是基於經驗的…接下來,我們大範圍的取了一些點,於是就能看到,鎖具內出現各種金屬元素的範圍,是超範圍的。”

這要是換一個年輕技術員說這個話,肯定是難以令人信服的,但江遠這麼說的時候,柳景輝第一時間就是順著他的思路考慮了。

“你的意思,我先理解一下…你說的這些金屬元素,是鑰匙帶來的,是不屬於鎖具本身的?”柳景輝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江遠點頭:“鉻鎳這樣的元素,至少不是鎖具本身的。但是,這個鎖具內,也沒有典型的技術性開鎖的痕跡。所以,說是鑰匙帶來的,可以這麼理解。”

“但是超範圍?超過了正常的要是的範圍?”

“超過了該鎖具的鑰匙的範圍。”江遠說到這裡,自己一拍腦門:“是新配的鑰匙?也不對,新配的鑰匙,也不至於留下這麼多的痕跡…”

“等等,再讓我理解一下!”柳景輝對於任何新線索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一邊思考一邊道:“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新配的鑰匙,其實比原配的鑰匙大,所以戳的更深,戳的痕跡也更深?”

“唔…雖然不完全是這樣,不過可以再加一條,新配的鑰匙也更糙一點,雖然配鎖的人會打磨打磨,但鑰匙上的溝溝壑壑都很細,即使細心打磨,也不能完全磨平,所以要戳幾次以後才能比較契合…”

“所以有人用新配的鑰匙,開啟了這個房門?”柳景輝一拍大腿,感覺豁然開朗。

江遠不得不潑冷水給他,道:“沒這麼簡單,如果隻是開一次門,不應該留下這麼多,這麼廣泛的痕跡的。假如是新配的鑰匙,可能要戳十幾次,甚至一二十次,才會留下這麼多的細小的痕跡,尤其是伸出的痕跡,所以,又感覺像是一種新型的開鎖工具…”

江遠說到這裡停了下來。

柳景輝催問:“新的開鎖工具嗎?那豈不是目標更明確了?”

“是啊,我這幾天都在做這方麵的研究,如果有一款新的開鎖工具的話,我覺得兇手應該會忍不住使用的。不可能隻使用一次就放棄。”江遠說著看看柳景輝,決定說的嚴謹一點:“當然,也不排除兇手就是這麼謹慎,但如果是這樣的話,通過開鎖工具來找兇手就很難了…”

“最近幾年有新的開鎖工具上市嗎?”柳景輝突然問。

“鎖具發展的很慢了…恩,也可以順著你的這個思路查一查,兇手也許不敢將曾經的開鎖工具拿出來售賣,或者繼續使用,但有可能以此為生,專門研究這方麵的東西,或者開一家公司?”江遠說的不是很確定,這個條件聽起來簡單,其實很寬泛,理論上,所有鎖具公司的,做開鎖生意的,做保險櫃生意的,還有時興的電子鎖相關產業鏈的人員,都算是範圍內了,這個名單要麼太大,要麼就要漏人,屬於是找徐泰寧都沒法排查的那種。

柳景輝叭叭抽著雪茄,不停的吐著濃霧。

他比江遠更能意識到江遠的這個方案的弱實用性。或許可以反向操作,先確定嫌疑人的名單,然後看看他們是否有鎖具相關的工作方向,又或者盜竊和入室盜竊方麵的嫌疑和名聲…

可實際上,就算沒有江遠的推論,嫌疑人若是有這方麵的經歷,也是會被格外標注的。

而要想正向偵查,通過將兇手跟鎖具聯係起來,再尋找兇手,也還是很難。因為做鎖具,或者說開發一種新的鎖具,其實並不是什麼賺錢的行當,做入室盜竊的小偷,顯然也不是什麼不可拋棄的終身職業。

理論上,假如兇手真的在這方麵有天賦的話,他10年前能做出特殊的令江遠都不確定的新型開鎖工具,那10年後的今天,他或許早就在機械或其他什麼方麵出頭了,根本用不著表現這方麵的才華。

若是10年前的女兒的同齡人為兇手的話,算算時間,兇手此時剛好本科畢業,說不定還讀研去了個好學校,並借著好頭腦讀了完全不同的專業也有可能。

這或許纔是真相…

柳景輝想到這裡,使勁搖搖頭,將雪茄一放,道:“我們不能從這個方向考慮。”

“恩?”江遠不解。

柳景輝:“我的意思是說,咱們剛纔不是在說新配的鑰匙嗎?比起發明一種全新的你都不知道的開鎖工具,新配了鑰匙這件事,不是更合理嗎?剃刀理論,如果能用簡單的解釋,就不要用復雜的那個。”

“新配的鑰匙,無法解釋大量的細密的劃痕。”江遠這個念頭也轉了好幾天了。

“確實。”柳景輝再次拿起雪茄,叭叭的抽了一會:“其實,不管是哪種猜想,如果認為門鎖是非正常開啟的,那都可以理解為非熟人作案,這也可以解釋倖存的小男孩說,兇手有兩個人的情況,入室盜竊或者入室搶劫由多人構成是比較常見的…唔…”

江遠聽音辨位,看向柳景輝:“您想到什麼?”

“多人構成的入室盜竊或者入室搶劫,雖然不一定是固定團夥,但一般都是熟手。尤其是有能力技術性開鎖的,不可能做這麼一個案子就收手的,哪怕殺了人,也不可能正好第一次采用新發明作案,接著就放棄了?小偷沒有這麼好的自製力的。”柳景輝搖頭,做賊是一種有癮的職業,許多人一旦做上這個職業,輕易都不會放棄,屬於是犯罪體係裡的常青樹。

柳景輝思考著,向江遠不好意思的一笑,道:“我覺得技術性開鎖這個想法,可以往後稍一稍。”

“好。”江遠答應的很痛快。

“說到這裡,我有一個想法。”柳景輝乾脆扯過一個白板來,道:“如果兇手是配鑰匙…我知道,你剛才說了,新配的鑰匙產生的劃痕不可能這麼多,那有沒有可能,兇手配了很多把…不,應該是配了很多次的鑰匙,戳一次,不能開啟,再戳或者再配鑰匙,然後再嘗試?”

江遠聽的眼前一亮:“等我看看。”

說著,江遠立馬去取了拆開的鎖具,就在馬蹄鏡下細細看起了鎖芯。

馬蹄鏡的倍率不高,看的江遠直皺眉頭,喊道:“把窗戶開啟,都開啟,散散煙。”

雪茄抽出來的煙霧濃重,至少給江遠的觀感上,是影響觀察的。

會議室的窗戶其實早都全開啟了,換氣扇也在盡心盡力的工作,柳景輝就喊人進來,一人拿把扇子或者沒用的檔案使勁扇風,並將兩隻雪茄都丟出了門。

等煙氣散了,江遠也抬起頭來:“非常有可能,非常有可能!很好的猜想。”

“這都可以證實?”柳景輝猜歸猜,就沒想過這能從技術上證明。他一般都是靠抓人回來審的。

江遠使勁點頭:“鎖孔內的劃痕,表現為劃傷,拋光;劃傷拋光,再劃傷拋光的重復迴圈,所以纔看起來這麼奇怪。如果是有人用新配的鑰匙開門,不管他開啟沒開啟,對鎖孔內部都是有較重的劃傷的,但之後不斷開鎖的過程,又相當於將這個劃傷給拋光了一部分…”

江遠:“兇手配出來鑰匙的大小不定,有的可能比原配的鑰匙長一點或者大一點,這樣就會製造更深的劃痕。鎖芯內的痕跡,不符合新配的鑰匙一次性開鎖的痕跡,甚至不太符合數次開鎖的痕跡,但符合多次,不定期的開鎖的痕跡。這個就有點像是法醫的試探傷,說明犯人在作案前,有多次試探開的情形。這個試探嘗試的時間,可能長達一兩個月,兩三個月。”

柳景輝聽的激動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兇手就不會是純粹的陌生人了。受害人家裡並沒有多少錢,也沒有丟失什麼貴重物品。兇手如果是陌生人作案,沒必要盯著他們家不放。這樣看來,兇手很有可能是通過某種途徑,接觸到了受害人家的鑰匙,然後自己配了一把出來,然後不斷嘗試?”

“很有可能。”江遠再看一眼馬蹄鏡,不停點頭:“很可能是先配了一把鑰匙,打不開,然後自己拿回去用銼刀磨,然後再過來嘗試,還是打不開,再回去用銼刀磨,這更能解釋鑰匙的大小變化,銼刀把鑰匙給磨小了一點,粗糙度也降低了,但長度基本沒變!”

“熟人…或者不是那麼熟,但能接觸到鑰匙的人。”柳景輝不斷點頭:“我來列個單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