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邑俠蹤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83章 瓢飲論英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就在秦時月他們途經狼頭峰的時候,乾草坡方麵,有一個身影伏在草叢裡,一雙眼睛警惕地盯著他們。

原來此人就住在這乾草深處。

居處極簡,隻是四麵用樹杆架起的一處窩棚。頂上一層層的鋪上竹篾、鬆枝、乾草,讓人無法將它從乾草叢中辨識出來。哪怕是從乾草坡邊緣的鬆樹上往下俯瞰,輕易都發覺不了。

窩棚的地麵,由下往上,依次鋪滿了厚厚的乾草、鬆針、竹葉和龍鬚草,放著簡單的被褥和衣服,還有柴刀、鋤頭、短棍等農具。

雖然活動的餘地很小,好在人在窩棚裡麵可以直立。

從窩棚到草坡外麵,在密密的乾草叢中打出一條可容一個人低頭通過的通道。

通道儘頭是一片石林,石林裡麵有鍋碗瓢盆鏟等炊飲器具,還有生火用的乾柴、毛柴等。岩石堆後的土坎上挖出一個洞,有扇上了鎖的柵欄門,裡麵儲存著成堆的番薯、玉米、黃豆等糧食,掛著風乾的魚乾、野兔肉、野豬肉、角麂肉、獐子肉等。

外人怎麼都不會想到,就在人們談虎色變的乾草坡上,在這乾草和石林當中,在這深山老林裡,有人竟然營造了一處衣食無憂的營地,隨時都可以前來落腳和消遣。

連考慮問題十分縝密的秦時月,也冇有想到這一點。

因為乾草坡的火災風險太大,隻要有外人前來,隨手扔下一個菸蒂,就有可能引起漫天大火。有人在此造窩,也確實出人意料,險處求勝了。

秦時月找到初遇師父的那棵老鬆,茅棚還在,裡麵一應物件如舊,秦時月揭開大水缸,用半個葫蘆製成的水瓢舀起半瓢遞給張小薯。

小薯喝了,咧著嘴看著時月。

時月笑笑,將他手中的瓢接過來,一飲而儘,然後一抹嘴角,大聲說:“啊——真是好酒!”之後拿起木板上擱著的簫,嗚嗚咽咽地吹了起來,卻是一首《陽關三疊》。

才吹了半支曲子,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秦團長駕臨荒嶺,幸甚,幸甚!”

秦時月轉身一看,正是閉目師父,一身灰色布衣,笑吟吟地立在那裡,身邊還立著一頭似羊非羊的動物,於是急忙拉著小薯下跪行禮。

閉目師父將他們一一扶起。隻一扶間,閉目師父已掂出小薯的功夫,說:“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好的筋骨,可造之材也!”

秦時月忙把張小薯介紹給師父,小薯立刻忙著叫“師父”,喜得閉目師父拉著他的手哈哈大笑。

師父將兩位稀客徒弟引至一旁的樹樁坐下,拿出三隻竹罐,用瓢舀滿了酒,將竹罐一一倒滿,然後豪飲一杯,方纔開始敘話。

師徒親熱攀談間,那頭似羊非羊的傢夥也蹭過來。

小薯問:“這是什麼動物?”

時月說:“是師父的坐騎,叫‘四不像’。”

閉目師父糾正說,上次時月見到纔是“四不像”,學名鬣羚。眼前這頭叫王彪,屬於“六不像”,更加珍稀——臉像馬,尾像羊,蹄像牛,角像牛羚,背像棕熊,後腿像鬣狗。

原來,多年來,閉目師父與山上的野獸相處和諧,亦師亦友,還充當了它們的保護神。平時經常用草藥求助受傷的鳥獸,又在大雪天用食物投餵它們,獲得了動物們的信任。每逢他出行,大小動物都喜歡前來陪伴。

腳力好的猛獸,更是會自動前來接引效力,有的還馭著他出行或巡山,及時掌握山中的動態。山林裡發生的一絲一毫,自然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

周圍黃鸝叫得宛轉。

山梅隻開了零星的幾朵。

山上氣溫低,比平地和城區開得慢,故而白樂天纔有“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之句。

時月以前閒來喜歡徜徉花徑,今年由於忙著案情,清明已過,穀雨將到,連梅花都冇有好好關注過。

眾人正在感歎光陰似箭,忽聽得遠處“嗚——”的一聲狼叫。

閉目師父說,有人來了。那狼是在向他報信呢。三人拭目以待。

果然,半支菸功夫,隻聽腳步沙沙,頻率極快,已到草棚之前。

時月一抬頭,頓時欣喜地叫出聲來:“燕大哥,你怎麼也來了!”

來者正是燕自立。由於念著秦時月等人的安危,他安排好手頭的事情後,急急忙忙從浮雲嶺向黃天蕩趕來。由於見到茅棚的影子,又聽到了簫聲,聞到了酒香,所以才能準確找來。

時月忙向閉目師父引薦燕大哥,燕自立拜過師父,一起落座。

時月向師父和燕大哥彙報了國內形勢,還有日本人的“落櫻”計劃,河野英男的逃脫等事項,也講了自己在佛殿基的發現和思考等。

閉目師父聽完神色凝重,一改以前的逍遙與漫不經心,緩慢而堅定地說:“日本人想竊取金台宗師的《拳法指津》,那是爛蛤蟆想吃天鵝肉,妄想!不過,也要小心爛蛤蟆的毒液,被射中眼睛的話,也很危險。”

“那是不是找機會除了那個河野英男,以絕後患?”

秦時月說。

“那不行,要設法跟蹤與活捉。河野身上有不少秘密,我們應該順藤摸瓜,找到與他關聯的其他人員,拔出蘿蔔帶出泥,務求一鍋端,做到斬草除根。而且,我們要在國際上揭穿日本法西斯的陰謀,把他們的罪行公之於眾,讓他們輸得心服口服,直入靈魂,下次再不敢輕易造次。”

燕自立說。

閉目師父聽了,不住地點頭。

時月覺得,這位山裡的硬漢,其眼界和思維,已遠遠超出普通山民,讓他由衷地感到敬意。

時月想到當年日本人失蹤的事,禁不住感歎,說:“當年甑山阻擊戰,日本人有一隊人馬失蹤在這一帶。時隔五年,前往羅殿受降的日軍中,又有掉隊的鬼子失蹤。這兩起日軍失蹤事件,應該不是偶然,那會是什麼人所為呢?”

閉目師父凝望遠方,自言自語地說:“什麼人所為重要麼?問題是這些日本人該不該死?他們為什麼要來這裡?來中國後都乾了些什麼?當然,他們也為人子為人父,也是被逼無奈,也值得同情,可誰叫他們到彆國土地上燒殺搶掠的呢!這人世間很多事,隻問結果,不問原因。如果問原因,那麼,多少殺人放火都是事出有因的,難道就可以饒恕了?所以,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必須承擔自己造成的後果,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是啊,侵華日軍之罪,罄竹難書;侵華日軍之死,死有餘辜!可歎國民政府老是拿著漢代晁錯‘攘外必先安內’那句話,長期將精力放在排除國內的異己方麵,消極抗日,為了對付**,確保有生力量全力剿共,在1943年美國願意將琉球群島從日本手中歸還中國之時,老蔣竟然放棄接收,導致錯失良機。1946年1月5日,還迫於蘇聯方麵的壓力,承認外**立。僅此兩項昏招,就白白丟棄了大片河山,真是讓人目眥儘裂、鋼牙咬碎啊!”燕自立憤憤地說。

時月聽了,甚覺慚愧,沉默了一會,幽幽長歎一聲,說:“慚愧啊!我作為讀書人,竟然都不知道這些事。當年報考軍校,初衷也隻是想報效祖國,可畢業好多年也無所建樹。我那時不知道軍隊還有國共之分,隻知道學校和軍隊都是中央政府開設的,冇有選擇。”

閉目師父說:“你冇有錯。錯的是國府當權者。他們整天想的就是如何一家獨大,坐穩天下;如何獨掌權力,讓部下一心效忠於他。這樣的掌權,不從國家人民的角度考慮問題,隻是滿足一己之私,要名要利罷了。”

時月承認自己對這方麵所知甚少。

燕自立說:“某人當年混跡上海灘時,為了籠絡各方勢力,向流氓頭子遞帖子,拜把子。為了躋身上流社會,還進行學曆造假。之後,他先後在日本東京清華學校、振武學校念過書,為士官候補生,歸國後卻謊稱自己是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並用5萬元公款行賄,買通劉宗紀作假證,又用拜把子的方式,買通部下張群、何應欽作假證,可謂用心良苦。”

大家當然知道這個“某人”是誰了。

秦時月感歎一聲,說:“怎麼會這樣?我最反感造假行為了。”

燕自立告訴時月,後來,某人刻意向先生靠攏。取得信任後,又把目光瞄準了軍校校長一職。

這位置初定是程某,某人與李某僅為副校長。某人為此到上海消極躲避,並以辭去軍校籌備委員會負責人一職相要挾。

後來,某人又派張某找先生說情,才謀得校長一職。這是他擁有軍權的開端,為他日後登上權力巔峰創造了重要條件。

之後呢,某人習慣成自然,一路機關算儘,直到登上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這個寶座。

秦時月聽了大為震驚,一個是為某人的心機之深,另一個是這燕自立怎麼會知道這麼多事?

燕自立彷彿能看穿秦時月心事一樣,繼續說:“回顧某人的發跡曆程,說他是政客還是客氣的,究其本質,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接著,他以西安事變為例作了分析。

某人“義弟”出於國家利益、民族大義,才聯手楊將軍,對某人進行“兵諫”。在某人被迫同意聯共抗日之後,義弟護送他義兄前往南京,卻遭到非法拘禁。當時說好是10年,現10年已過,猶未釋放。某人之言而無信,一至於此。

這件事時月聽長官和同僚們暗地裡講過多次,也覺得甚為過分,因為義弟對義兄有恩一事,眾所周知。

中原大戰,如果冇有那位義弟的易幟相助,則其他軍閥根本不會屈服於這位義兄。

閉目師父在一旁插話,說:“某人的事,江湖上也廣有流傳。其實,某人也有光彩的方麵,如北伐建功;如抗戰以來,畢竟組織過那麼多重大的衛國戰役;但總體上‘詐取’過多,談不上‘偉人’。但說他是‘小人’,卻又於心不忍。比較恰當的評價,是屬於‘奸雄’之列吧。為了達到目的,可以拋開道義、不擇手段的那種人。”

燕自立說:“是啊。中國的政權和大好河山,交在這樣一個出爾反爾,靠權謀籠絡人心、立足政壇的人手裡,總讓人不放心。還要說到那個外蒙古。15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啊,相當於16個浙江省大的一片國土,比新疆還要大一些,由於某人答應了蘇俄領導,說丟就丟了。其實,即使是在國民黨內部,某人也是不得人心的。各路軍閥與他貌合神離。“雙十二”事變發生後,當時的一些國民黨高層將領,不僅不思營救,反而想落井下石,欲除之而後快。何某當時就主張轟炸西安,炸死某人,取而代之。而反觀華夏西北一角,則是領袖英明、上下團結,前途不可限量。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啊!”燕自立越講越是慷慨激昂。

秦時月猛地立起,高聲責問:“燕兄,你到底是做什麼的?是赤黨嗎?”

“坐下,”閉目師父語氣平靜地說,“是赤黨又怎麼啦?又不是青麵獠牙的妖怪。白黨又怎麼啦?也不全是謙謙君子!不少人看上去冠冕堂皇,實際上人麵獸心,還不如吳承恩、蒲鬆齡筆下的妖魔鬼怪來得善良可愛呢。什麼黨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要看心中是不是裝著國家和人民。看國難當頭時,它能不能凝聚人心、團結國人、保家衛國,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看和平時期,它能不能帶領國人建設國家,達到民富國強和民族振興之目的。要不,如果當了最高統帥,隻肥了自己和親朋好友少數家族,國家與百姓卻依然積貧積弱,則功在何處?簡直是罪不可赦!那我們要它這個黨,要他這個領袖乾什麼?”

“師父講得太好了!自立佩服!”燕自立聽了閉目師父一番話,急忙站起來抱拳行禮。

時月也連忙起立行禮。說:“師父當頭棒喝,讓小徒如夢初醒。感謝師尊教誨!”

又轉向燕自立作禮,說:“愚弟平生所恨,就是損公肥私之人。眼下正在掛職,看到的情況實在糟糕,胸懷黨國和黎民的官員少之又少。燕兄,不管你是什麼人,我敬重您的為人,敬重您的選擇,也尊重您的所作所為。隻要您真心為國為民辦事,有需要愚弟幫忙的地方,愚弟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燕自立一把抓住秦時月的手,緊緊地握了兩下,說:“賢弟,愚兄也不過是個務農漢,隻是遵從祖訓,耕讀傳家,所以也看過一點書,懂一點道理,有一點家國情懷。咱們以後好好努力,爭取為國家和老百姓多做點事情。”

閉目師父高興地說:“古賢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假如人人都像你們,則中華何愁不興?”

舊檀有《英雄》詩曰:

何處有英雄?

烽煙燃九州。

刀兵積怨憤,

四境傲王侯。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