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七零:我的精神狀態遙遙領先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3章 知青下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晴晴,你和趙小同誌談得怎麼樣,有冇有結果?”

江芸聽她家老頭子說過他戰友介紹的小夥子很不錯,家裡人口簡單,兩個工人,小夥子很有上進心,要不是有戰友介紹,她家晴晴可找不到那麼好的小夥子相看。

她家晴晴高中畢業也考不了大學,本來想著能不能用老頭子的關係找個工作,誰曾想現在的工作少的可憐,就算有那也是內定好的。

那就隻有結婚了,最好是能找個城裡的女婿,晴晴也不至於跟她們一樣待在鄉下上工,麵朝黃土背朝天的。

她覺得隻要是正常的男的肯定會喜歡自家閨女,不是她自誇,閨女小時候就可愛機靈,長大了更是亭亭玉立,笑起來兩邊的小酒窩若隱若現,看了興生歡喜的緊。

文晴頂著她媽期待的眼神,身體有片刻的僵硬,我也不能首接說人被我罵走了,相親泡湯了吧。

呃~~~,還是回家了再說,家裡人在,她不至於被罵的太慘打得太重,江芸同誌也不至於氣壞身體,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爸文建軍和幾個哥哥嫂嫂身上了,阿彌陀佛,保佑保佑!!!

“媽,回去再說吧,這人來人往的多不好意思啊。”

文晴上前挽住江芸的手,小聲且害羞的說道。

江芸仔仔細細看了閨女的臉色,哎,臉蛋撲紅撲紅的,還有小女孩的害羞,哎喲,這指定是好結果啊,激動地用空閒的手拍大腿:“對對,晴晴說的對,回家再說。”

“聽你爸說今天你趙爺爺來縣裡接知青,我們剛好能坐個順風車回去。”

“明天就要開始搶收了,還有新的知青來,這不是耽誤事嗎?

也不知道上頭怎麼想的,城裡的孩子哪會什麼農活,隻會拖累村裡搶收的進度,你爸這幾天愁的頭髮一根根掉,希望這次的知青都能老實待著,彆一天天搞事情。”

文晴聽說知青就恍然大悟,1958年一句“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教育。”

就開始了長達十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活動。

那個老實的詞語,她覺得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一個個城裡的嬌氣人,突然來到苦巴巴的農村,是個人都接受不了,感覺以後村裡更熱鬨了,雖然她才穿來的第二天,但她就是有這個預感。

母女兩人到的時候,趙爺爺還冇接到人,雙方剛打完招呼,就聽到前麵:“向東公社和坳大隊的,快來這邊領你們的知青回去。”

趙爺爺一聽把牛繩塞到江芸手中,一邊努力扒開前麵的人一邊回話:“和坳大隊的來這邊,在這邊。”

文晴看著前方黑瘦的趙爺爺,感歎:“趙爺爺身體不錯,跟年輕人比毫不遜色,佩服佩服。”

江芸一副少見多怪的樣子,瞥了閨女一眼:“村裡的老人家哪個不是精神抖擻,一輩子乾農活,有幾個身體不好的。”

差不多半個小時過去了,趙爺爺終於把五個知青帶回來了,招呼幾個人把行李放在牛車上,一瞬間幾個知青定住了:“我們坐牛車回去?

不是有拖拉機嗎?”

趙爺爺本來就不耐煩知青來,不僅要分村裡的糧食,而且乾活也不會,現在還很嫌棄牛車,臉色開始不好了。

牛可是村裡的命根子,早年冇有拖拉機的時候,耕地都是靠牛來完成的。

他養了幾十年牛,對牛像自家孩子一樣照顧,現在城裡的小娃娃既然看不上他的牛,那就自己走回去吧,他還心疼牛呢。

“明天就要開始搶收了,冇有拖拉機來接你們,大隊長讓我拉牛車來接人,己經是對你們格外照顧了,如果不放行李你們可以自己提著,也不遠,走路也就兩個小時而己。”

知青震驚:“兩個小時?”

其中一個長得很秀氣活潑的男孩馬上道歉:“抱歉,我們說錯話了,謝謝這個爺爺來接我們。”

老趙頭五十歲的人了,也不會跟城裡的娃娃計較,他隻是很不服氣有人嫌棄他養的牛,現在也道歉了,他擺擺手:“快放行李,趕緊回村裡,現在忙著呢。”

知青假裝聽不見深一層的抱怨,隻是加速了動作。

其中一個女知青聽見了撇撇嘴,小聲嘀咕:“好像我們很願意來破鄉下似的,窮鄉僻壤的地方什麼都冇有。”

周圍的人都假裝聽不見她的抱怨,蠢蛋,一來就開始抱怨,要是傳到大隊長耳朵,有的苦你吃,真不知道是真蠢還是假蠢,分到同一個地方他們也是倒了血黴了。

老趙頭不理會私底下的暗湧,他把人完整接回去就算完成任務了,以後也不會接觸,“晴丫頭,建國媳婦上車,我們回去。”

老趙頭看到行李放好了,招呼一聲文晴和江芸,快步走到車前梁坐下:“走。”

剛纔大家都在忙行李,根本冇注意旁邊的兩個人,現在一看鄉下竟然還有長得那麼好看的人,比他們旁邊的三個女知青還要勝一籌。

三個女知青看到男知青的眼神感覺很不好,就算長得好看又怎麼樣,還不是一個鄉下土佬,這輩子可能都成不了城裡人,有什麼資格跟她們相比。

五個知青的小心思還冇來得及深想就被離去的牛車打斷了思緒。

“哎,怎麼就走了,我們還冇上車呢,等等。”

好脾氣的老趙頭都受不了了,他還要回去吃飯,牛也要喂草料,這幾個知青事情咋那麼多,他己經能看到村裡雞飛狗跳的生活了,他冇好氣說:“我知道大家都想舒服一點回去,但是你們看村裡就這個條件,你們幾個都上來了是想累死牛?

我們秋收還要靠它呢,你們幾個就辛苦一點,兩個小時就到了。

而且看看其他大隊的知青還要自己扛行李呢,我們算好的了。”

剛纔私下嘀咕的女知青不爽了,尖銳說:“為什麼她們兩個就可以坐,是看我們在這裡孤苦伶仃的們鄉下人就開始欺負人,我們可是響應號召來農村建設的,你們是對政策的不讚同?”

這句話就嚴重了,如果有人鑽空子村裡少不了批評,文晴上輩子對業主老闆順從聽話,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就是為了能買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是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這輩子她要活的瀟灑自在,佛係生活,愛誰誰,誰也彆惹她,誰惹咬誰。

文晴看不得她媽和趙爺爺被扣這一大口鍋,慢條斯理:“這話說的,我們怎麼會不響應政策呢,你去村裡看看誰不是對政策倒背如流,上到百歲老人,下到剛出生的孩子。

你到村裡問問老知青,我們響應冇響應吧,我覺得最有話語權的應該是老知青。

欺負這個詞就嚴重了,這不是冇辦法嗎?

隻要是有一丁點辦法我們也不會讓你們走路,都是一起建設國家的同誌,怎麼會區彆對待。

如果非要論個對錯,我們也可以說你們太過注重享受,纔剛下鄉就吃不了苦,根本不是真心下鄉建設的。”

女知青臉色變了又變,嘴唇不斷蠕動就是說不出一句話,這要是坐實了,退回去的知青不知道被分配到哪裡做苦力。

她旁邊的一個男知青拽住她,瞪了她一眼,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會說話就不要說,彆把大家拖累了,剛來就跟村民發生矛盾,這以後還怎麼在村裡生活,真是冇腦子。

文晴看著一群知青沉默如金,一點都冇有羞愧,要不是他們先給村裡扣帽子,她也不會說的那麼重的話,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要讓著你。

現在的社會情況誰不知道,一大頂帽子下來,鬼都不相信是無意的。

文晴可不會慣著他們:“趙爺爺,我們走吧,我都餓了,快回去吃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