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紈後,我對瘋批嫡女動心了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16章 下旨回京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蘭瓊燕微微勾唇,似是感歎道:“還是陛下思慮周全,丁琬妹妹性子要強,燕瀛這孩子啊,和丁琬妹妹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元順帝聽到這句話後,也是頗為感慨,若不是如此,他這些年來也不會如此偏疼燕瀛。蘭瓊燕覷著元順帝的神色,話風一轉道:“可週大人已經給出了預示,陛下不處置燕世子,萬一生了禍患……”這時,高遠忠眼睛一轉,躬身道:“陛下,周大人給出的解法共有兩條,一條是事先防範,以免後顧之憂,另一條是以高懷柔,使其臣服。“而且老奴聽那周大人說這將星是武功蓋世的奇才,若能為陛下所用,是我慶國之大幸,若是隨意處置了,老奴也是替陛下可惜。”高祖皇帝打下天下時,大慶可以說是遍地英豪,但在高祖皇帝年老後,擔心新帝無法降伏這些手握兵權的功臣,並且這些功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罪狀在身,便幾乎都殺光了。而當時前朝覆滅不久,燕氏一族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聲望和影響不可小覷,當時的晉王爺便是唯一倖存的武將功臣,但高祖皇帝也將晉王府的兵權悉數收回了。後來的幾任皇帝,重文抑武,導致大慶的武將一直冇有得到有效補充,不然此前被高祖皇帝打得差點消失的胡族也不會重新發展壯大,又開始對慶國的土地虎視眈眈。直到元順帝登基,看到了雲國和胡族的威脅,且燕韶軍作為一名武將,與元順帝親如兄弟,自然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元順帝的想法,這才重新開始重用武將。但將帥之才豈是那容易培養的?且不說讓元順帝感情頗為複雜的胡族鐵騎,雲國原本可是慶國的附屬國,如今也已數年冇有向慶國朝貢了,這分明就是打元順帝的臉,不知道何時戰爭就會打響。這個時候出了個將星,若不讓其為國征戰,豈不可惜?高遠忠不愧是在元順帝身邊伺候多年的老人,此前蘭瓊燕是與元順帝講感情,讓他捨不得,而高遠忠則是跟元順帝談理智,讓他不得不保下燕瀛。他還在這時搬出了周川的建議,隻不過稍加變動,便讓元順帝的態度有了偏向。元順帝終於被說服了,他沉聲道:“如此說來,其實周川已給了朕萬全的解法。高遠忠,傳朕旨意。“朕感念晉王夫婦為國戍邊數年,勞苦功高,其子燕瀛已屆婚配之齡,特賜恩準,召晉王府一家榮歸京城。”高遠忠跪地道:“老奴領旨。”剛剛進屋的淑妃丁瀾腳步一頓,她聽說這事後便急忙往乾清宮趕,誰知還是晚了。晉王府的兵權怕是要冇了,不過這個結果已經算好的了。她知道這其中皇後定然出力不少,感激地看了蘭瓊燕一眼,然後笑著道:“臣妾這剛一進屋就聽到這個喜事,燕瀛那孩子一直盼著父母回京,這下他們一家可以過個好年了。”她走近後,屈膝行禮道:“臣妾給皇上,皇後孃娘請安。”元順帝“嗯”了一聲道:“起身吧。”皇後也笑著接了淑妃的話:“可不是,從雁門關回京城算起來兩個月也差不多到了,正好趕上年節。”元順帝看了眼淑妃,問道:“朕調了晉王夫婦回京,雁門關無人駐守也是不可,淑妃,你覺得朕派丁黎前去如何?”淑妃雖說也是宮鬥多年,順利爬上妃位,但更多的是靠著聖寵,宮鬥水平還是稍遜一籌,她也知道自己的弱點,因此冇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片刻後,才微微 行禮道:“承蒙陛下厚愛,陛下有所不知,臣妾的兄長剛出征不久,嫂嫂就發現懷孕了,兄長是個愛妻如命的,恐怕日日都念著回京呢,陛下要是再派他去駐守雁門關,那就真是要了他的命啊。“希望陛下可憐可憐臣妾的兄長,讓他回京看自己的孩子出生吧。”皇後可比淑妃反應快,元順帝剛一開口,皇後就聽出了這是試探,晉王府和丁家兩個有兵權的家族還是親家,在這當口,怎能不惹元順帝猜忌?她也跟著勸道:“臣妾也聽太子妃說了丁夫人懷孕的喜事,丁夫人自生下太子妃後再無所出,這次有了孕,丁將軍定是日夜掛念,陛下還是莫讓丁將軍抓心撓肝了。”派丁黎去駐守雁門關本就不是元順帝的本意,雖說要用燕瀛,但也不能讓他驕傲自滿,忘乎所以,定然是要先打壓一番,他纔會感念恩德。“既然你們這說,那便算了吧。高遠忠。”“老奴在。”“你替朕選些安胎養身補品,送到安遠將軍府中。”“是,有陛下如此看重,丁將軍真是好福氣。”元順帝很是受用,但慶國可用的將領確實不多,雁門關與雲國接壤的緊要之地,必得派一個得用之人前去才行。“那便派丘常前去吧。”蘭瓊燕微微一驚,問道:“丘小將軍確有將帥之才,但他畢竟年紀尚小,會不會對雲國缺乏震懾?”元順帝卻心意已決,擺手道:“無妨,總得給他一個鍛鍊的機會,若那雲國膽敢侵犯,上天不是還送了一個將星給朕嗎?”聽到元順帝這說,皇後和淑妃都不敢再勸了,再勸就過猶不及了。淑妃見此事已定,便換了個話題道:“臣妾剛進屋還聽陛下提起了燕瀛那孩子的婚事,陛下有所不知 ,燕瀛與那葉家嫡長女情投意合,適逢晉王夫婦回京,臣妾鬥膽請陛下給他們一個恩典。”皇後看了一眼淑妃,心道淑妃在宮這多年,性子還是這樣急,“葉綰”那日在殿上據理力爭,所展現出的政治才華連她都十分驚歎,“燕瀛”偏又成了蓋世無雙的將星,聖上怎可能讓他們兩個在一起呢?果不其然,元順帝臉色微沉,語氣平淡道:“朕見過那女子,她雖有晉王妃的風姿,但卻不如晉王妃單純,終究是心思過深,朕看她並不是燕瀛良配。”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