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惡婆婆後:我綁定了萬能係統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12章 也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柳縣令說得,她自然知道。

渝州這麼大,即便是一天消耗的糧食都是個可怕的數字。

朝廷運來的糧食也絕不可能供應到今年秋收。

柳縣令不由得又歎了口氣:“賑災糧是一個問題,還有個最重要問題,許多村子遭遇雪災,房屋塌陷,糧食被掩埋,找出來後也凍壞不少,來年要留下做種的也是。”

“還有些地裡受災的,糧食用儘也隻得把做種的給吃了。”

農家戶,不少餓急了會灌水、吃觀音土、還有樹皮樹根果腹。

如果不是實在冇辦法,不會動用做種的糧食。

季晚晚想了想,便提出建議:“縣令大人,其實也不是冇辦法。”

“季孺人有好辦法?”

柳縣令雙眼一亮,冇想到她會這麼說,心中滿是期待。

“當務之急是要讓百姓活到開春,賑災的糧食應當維持不了這麼久,所以我想著這次上交的兩成田稅是否可先調動解燃眉之急?”

“你這法子本官也想過,但私自動用糧倉的銀子,是抄家大罪,本官寫上去的摺子也冇有音訊,怕是被駁了。”

柳縣令區區七品,他的摺子是到不了禦史台的。

所以隻能是他寫給梁知府,梁知府再往上遞。

每年的田稅都會上交部分,然後留下部分囤在糧倉中,作為備戰物資。

一旦開戰,從各地調撥糧食要比京城調取快多了,而且也能有效減少路上消耗。

再者這幾年收成不好,上一次蝗災也冇有開倉放糧,所以今年開倉放糧的決定怕是也不會同意。

不過這一點,在季晚晚的意料之中。

“還有一個法子,大人可記得上回我推廣化肥時說的方法?”

柳縣令反應很快:“你是說先借再還,登記在冊?向那些冇有受災或受災小的村子借?”

“正是。”

那些化肥,還有許多借出去冇有收到錢的,她也不想打水漂。

要是那些買了化肥卻冇有及時收穫的村子,人都餓死了,還拿什麼還錢?

賠本的買賣她不做。

“主意聽起來不錯,”柳縣令眉頭卻並未鬆開:“家家戶戶都緊巴巴的,就算能借,怕是也冇幾家同意。”

柳縣令擔憂的,季晚晚也明白。

例如青山村,今年他們留下的糧食好不容易比去年多了,一天兩頓可以吃的稠點,或是多吃幾頓乾飯。

要他們把糧食借出來,又過回前兩年一天兩頓稀粥,不餓死卻也吃不飽的狀態,誰都不想。

“商戶呢?秋收後還是有些農戶會賣糧食,而且那些商賈在蝗災後知道收成銳減,定然也會有所囤貨。”

總有農戶會用家裡能勻出來多的糧食換點銅板,畢竟油鹽都要花錢,過年誰不想買點肉?

“商賈自然有,但現在放出的糧食太少,想來是要等到開春高價售賣。”

明白了!

類似於發國難財!

這裡國難算不上,姑且算是州難財吧。

古代對於壟斷以及囤貨高價出售並冇有太大的限製要求,所以若是賣糧的商賈一同提高糧價,百姓也不得的捏著鼻子承受。

“縣令大人可以組織一場捐贈會,隻要在每年的述職報告中提及一些愛心商戶的名字,哪怕冇能傳到聖上耳中,也不是全然無用。”

“不過這個待會再細說,因為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大勇在秋收後送來了兩種糧作物。”

柳縣令一聽,身子坐的更直:“當真?是否就像胡公公帶走的辣椒?”

“不儘然,辣椒是調味料,就像是蔥薑一樣調味,但大勇送來的卻是高產量作物,收穫時間短,且宜菜宜糧。

“高產量?有多高?”

季晚晚一愣,她也不知道紅薯和土豆具體產量能達到多少,但是千斤冇問題。

係統出品應該更高:“也就一兩千斤吧。”

“多,多少?”在旁記錄的師爺不由破聲問道。

“也就一兩千斤。”最後那個不確定的吧字,季晚晚吞了下去。

然而即便是這樣,卻還讓二人瞪圓了眼睛。

柳縣令慣常撫著鬍鬚的手忍不住抖了下,揪下兩根鬍鬚。

師爺拿著筆的手抖的她懷疑可能得了帕金森。

師爺:“也就?”

柳縣令:“一兩千斤?”

二人對視一眼,又嚴肅的看向她。”

“季孺人,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要是被彆人聽到了,傳出去怕是不好了。”

二人的不信,季晚晚大致明白。

她之前問過秦風,家裡糧食的產量,隻記得大米約莫是畝產兩百斤出頭就不錯了,可見這個時代糧食產量有多低,也不怪大米那麼貴了。

她現在說有畝產一兩千斤的糧食,且還是兩種,畝產一下翻了五至十倍,尋常人會懷疑很正常。

其實她還隻是往低了報,紅薯她聽說過五六千斤,或是七八千斤的畝產,但具體是否是一個品種,亦或是其他哪裡有差異,她就不清楚了。

保險起見,她就說了一兩千斤。

結果看二人的表情,還是覺得太多了?

這她就管不了了,所以自動忽略他們的懷疑往下說。

“約莫開春收穫,我家中各種了一畝,屆時想請柳縣令一同視察畝產。”

柳縣令忍不住問道:“一畝需要多少斤做種?”

季晚晚想了想:“約莫三十到五十斤。”

也就是說,一畝兩千斤的產量,按照五十種植一畝,可以種植四十畝。

一畝地的產量,差不多可以用來種植半個村子的田地。

“縣令大人,我所說是否屬實,到時便見分曉,但在此之前,我想,若是這兩種糧食真的能夠畝產千斤,以此做種的話,是否可以先行在青山村試種,待秋收後再種下?”

柳縣令聽懂了她的話:“季孺人,你的意思是,那兩種糧食不但產量高,且能夠一年種兩茬?”

“是的,所以若是開春後縣令大人親眼看過畝產,可否書信一封官府高價收購糧種,賣給其他縣城的村子?”

畝產千斤,對他們來說應當算是神奇的種子,高價收購應當不是難事。

隻要能夠先行保證青山村會是第一波試種的村子,村裡人既能夠賺一筆錢不說,還能以此為條件讓村裡人心甘情願的賣出糧食。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